亚洲激情在线-天堂中文在线最新版地址-茄子视频破解永久ios-噜噜色图|www.bjxyzx.com

網站首頁 | 網站地圖

大國新村
首頁 > 動態 > 正文

朱維群:以科學發展觀推動對口援藏工作

在科學援藏的湖北經驗解讀理論研討會上的講話

核心提示: 很高興受邀參加湖北援藏理論研討會。長期以來,湖北省委、省政府領導高度重視對口援藏工作,始終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全面落實中央部署,積極創新,主動作為,為西藏尤其是山南地區的經濟發展、社會穩定作出了重要的貢獻。在此,我代表中央統戰部和中央西藏工作協調小組辦公室,向湖北省委、省政府領導和在座的同志們,表示衷心的感謝。今天的會議,深入學習領會和貫徹落實中央精神,總結、宣傳、推廣科學援藏的湖北經驗,對于全面

 

  很高興受邀參加湖北援藏理論研討會。長期以來,湖北省委、省政府領導高度重視對口援藏工作,始終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全面落實中央部署,積極創新,主動作為,為西藏尤其是山南地區的經濟發展、社會穩定作出了重要的貢獻。在此,我代表中央統戰部和中央西藏工作協調小組辦公室,向湖北省委、省政府領導和在座的同志們,表示衷心的感謝。

  今天的會議,深入學習領會和貫徹落實中央精神,總結、宣傳、推廣科學援藏的湖北經驗,對于全面推進對口援藏工作,很有必要,很有意義。剛才,聽了大家的發言,深受啟發和鼓舞。下面,我談一些想法。

  一、對口援藏是中央的戰略性決策和部署

  對口支援西藏,是中央西藏工作總體部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推動西藏跨越式發展和長治久安的重要舉措,也是維護我們國家主權、安全,粉碎西方敵對勢力分裂中國圖謀的重要舉措。

  對口援藏方略的形成,也經歷了一個過程。早在西藏和平解放之初,就有大批軍隊和地方干部赴藏工作。1980年4月7日,中央關于轉發《西藏工作座談會紀要》的通知中明確提出,“中央各部門也要加強對西藏工作的正確指導,并且根據實際需要和可能條件,組織全國各地積極給他們以支持和幫助。”“全國各有關地方和單位都要根據上級的指示,認真做好支援西藏的工作。”1983年,國務院批準國家經委會同國家計委、國家民委和中央統戰部組織四川、浙江、上海、天津重點對口支援省市赴西藏落實支援項目。同年11月30日,國家經委轉發了國務院領導同志關于對口支援西藏的批示和《國家經委關于對口支援西藏的報告》,共落實援藏項目70個,其中四省市援藏項目65個。同時,明確杭州市、四川省建設廳、天津市工業局、天津市商業局、天津市交通局、四川衛生防疫站、天津市地毯廠、上海益民皮革廠、上海毛麻公司、天津拖拉機廠等10個地方和單位,與拉薩市和西藏相關單位、企業,對口結成友好城市和長期固定協作關系。1984年3月5日,中央、國務院作出了《關于成立西藏自治區經濟咨詢小組的決定》,要求這個小組要辦的第一件事就是“組織、推動全國各地方和中央各部門的援藏工作。”1984年3月24日至28日,經中央書記處批準,西藏自治區經濟工作咨詢小組在京召開了支援西藏經濟工作會議。會議確定北京、上海、天津、江蘇、山東、浙江、福建、廣東、四川等9個省市和中央有關部門有計劃、有步驟地幫助西藏建設43個中、小型工程項目。1984年5月21日,中辦、國辦轉發了《支持西藏經濟工作會議紀要》。

  1994年,中央召開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談會,黨中央、國務院從黨和國家工作大局以及西藏工作的極端重要性出發,做出了對口支援西藏的重大戰略決策,決定15個省市10年間對口支援西藏44個縣,確定由各省市和中央國家機關援助西藏62項工程,總投資48.6億元。

  2001年,中央召開第四次西藏工作座談會,進一步完善了對口援藏辦法,把支援的時間在原定基礎上再延長10年,并增加了3個省和15家中央重要骨干企業參加對口援藏工作,把受援對象擴大到西藏所有縣市。確定由國家直接投資312億元建設包括鐵路、公路、機場、電力、通訊、水利等基礎設施項目117個,對口支援省市投資10.6億元支持建設70個項目。2004年,由于四川省藏區也需要支援,四川省不再承擔對口任務,同時中央增加了2家央企對口援藏,由此基本形成了目前實行的由17個省市和17家央企對口支援西藏7個地市、全部縣市區的格局。1994年至2010年,各支援方共落實對口支援項目4807個,總投資155.94億元,共選派4742名優秀干部支援西藏。

  2010年,中央召開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談會,進一步明確了援藏資金穩定增長機制,規定對口支援省市年度援藏投資實物工作量,在現行體制下按本省市上年度地方財政一般性預算收入的千分之一安排,并將中央援藏政策延長10年至2020年。“五次會”召開兩年多來,17個對口援藏省市和17家中央企業共落實援藏項目988個,總投資44.49億元。根據《“十二五”時期對口支援西藏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規劃》,17個對口援藏省市“十二五”期間共安排對口援藏項目1610個,總投資141.36億元。

  在中央的親切關懷,各省市、中央有關部門和國有重要骨干企業的大力幫助,西藏各族干部群眾的共同努力下,西藏經濟、社會、文化等各項事業實現了前所未有的大發展。從1993年至2011年,西藏經濟連續19年保持兩位數以上增長,農牧民生產生活條件不斷改善,人均收入大幅提升。對口援藏工作使西藏各族人民深切感受到了中央的深切關懷和中華民族大家庭的溫暖,更加增強了跟著共產黨,堅定不移地走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反對分裂、維護祖國統一的信心和決心;顯示了我們黨的政治優勢和組織優勢以及社會主義制度可以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在我們黨和國家的西藏工作歷史長卷中,對口援藏寫下了濃墨重彩的輝煌篇章。

 

  二、對口援藏工作中的好經驗好做法

  經過幾十年對口援藏工作實踐,各省市、中央有關部門和國有重要骨干企業不斷探索、總結,不斷創新工作方式,深化工作內涵,拓寬工作領域,形成了許多好的經驗做法,加深了對援藏工作規律性的認識。

  一是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援藏工作的重點。對口援藏在發展思路、資金投入、產業規劃、項目建設上始終把提高和改善民生作為第一位目標,將群眾當前利益與長遠利益相結合,局部利益與全局利益相結合,努力使各族群眾從援助中得到實實在在的、可持續的好處。由于農牧民占西藏總人口的80%以上,其中很多又分布在高寒、邊遠地區,遠離城鎮、道路和現代生活,所以他們又成為援藏的重中之重。2003年胡錦濤同志批示:“援藏項目要突出改善農牧民生產生活條件,提高農牧民生活水平”。各地圍繞“水、電、路、醫、學、住”等民生工程,投資加強學校基礎設施建設、解決人畜飲水及農業用水問題、新建鄉村水泥公路、實施“縣城供排水及防洪工程”等,使群眾特別是農牧民生產生活條件這些年有了顯著提高。

  二是不斷提高科學、整體謀劃水平。對口援藏開展之初大多是從具體工程、項目開始,而現在則越來越重視長遠設計、總體規劃,科學化水平明顯提升。2010年對口支援資金實物工作量標準的提出,使援藏資金隨著支援方經濟發展而水漲船高,使受援方能夠更加主動地統籌援藏資金的使用,也使援藏干部從過去把許多時間、精力花在跑資金跑項目的狀態中解脫出來,為他們提供了更好進行整體謀劃的條件。援藏各地充分發揮視野開闊、理念先進、熟悉市場運作等優勢,將自己的發展經驗嫁接到受援地,引入現代理念謀劃發展模式,規劃產業布局,推動產業升級,有力推進受援地科學發展、跨越式發展。

  三是智力支援份量上升。支援方越來越認識到培養人才、提高干部群眾科學文化素質在援藏工作中的關鍵性作用,以越來越大的力量開展各類人才的培訓教育。一些省市利用暑期,組織特級教師和學科帶頭人組成教學團隊“送培進藏”,加快西藏中學骨干教師的培訓,并將培訓課程制成光盤免費贈送給全區中學。一些省市幫助西藏建設了一批設備先進、管理科學的現代化學校,幫助西藏推廣“雙語教育”,不斷加大對內地西藏班的投入。全國有很多原本沒有援藏任務的地方、單位也主動加入援藏大軍。

  四是千方百計增強受援方“造血”功能。援藏之初,支援方更多的是采取給資金、代建工程的形式,現在則更重視在援助中培育受援地的自我發展能力,增強持續發展后勁。各省市把經濟技術合作交流和招商引資作為援藏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走出去”和“引進來”并舉,政府引導和市場化運作并舉,在農牧業、農畜產品加工、礦產資源開發、新能源開發利用、藏藥研發生產、旅游業等領域積極促成內地企業與受援地企業合作發展,把單向援助變為雙向共贏,為對口援藏增添了長遠、內在動力。

  湖北省對口援藏工作多次受到中央領導同志高度評價。其中最重要的一點,是自覺將科學發展觀貫徹到援藏工作中。比如,武漢市在對口支援山南地區乃東縣的工作中,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將援藏的重心放在改善民生上,加強了乃東縣與武漢市的全方位、多層次的密切聯系;提出“科學援藏、可持續援藏、效率援藏、健康援藏”的新理念,形成了“政府援藏為主、社會援藏為輔、企業參與開發”援藏新模式;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根據乃東縣經濟社會發展情況,制定“一心兩翼、四輪驅動、四業并舉”的發展思路,確立“乃東向東”的開放式發展新戰略;創新經營方式,幫助組建“協會加農戶”的運作模式,帶動各族群眾致富;以管理理念創新促進社會和諧穩定,分層次展有針對性的主題教育活動,開展政策、文化、法律進寺廟和鄉村的“三進”活動,打牢維護社會穩定的思想基礎。湖北以科學發展觀指導對口援藏的很多經驗,具有普遍的借鑒意義。

  三、進一步開展對口援藏工作的幾點意見

  實踐充分證明,中央關于對口援藏的戰略決策是完全正確的,援藏各省市、單位所確定的任務和采取的措施是符合實際的。如果沒有如此大規模、持續不斷的援藏工作,很難設想西藏能有今天這樣的好局面。同時,我們也要清醒地看到,對口援藏非一夕之功,任重道遠,還面臨不少困難和問題,許多工作也需要不斷改進和完善。

  1.對口援藏是一項長期任務。這些年雖然西藏獲得快速發展,但由于地處世界第三極,高寒缺氧,環境脆弱,人口居住分散,發展起點低,經濟基礎仍然薄弱,因此西藏的發展,不僅要依靠自己長期努力,也離不開全國長期支持。我們同時也必須看到,西藏在眾多方面支持著全國。西藏作為國家西南安全屏障,守護著約1/8的國土面積和4000多公里的邊境線;西藏反分裂斗爭的深入開展,有力支持了相鄰地區的維穩工作,也為全國穩定作出了特殊貢獻;西藏還是國家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戰略資源儲備基地、高原特色農產品基地、中華民族特色文化保護地和世界旅游目的地,對于維護國家生態安全、提高可持續發展能力、增強國家文化軟實力、展示良好國家形象,都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我們今天建設更加富裕的全面小康社會,包括西藏在內的少數民族地區一個也不能少,少了就不是“全面小康”。因此承擔對口援藏任務的各省市、中央國家部委和中央企業要有長期援藏的思想準備和工作準備,把西藏的事當成自己的事,下決心辦好,辦徹底。

 

  2.對口援藏工作要符合西藏當地實際。與內地省份相比,西藏經濟發展水平相對較低,社會發育程度相對滯后,同時還存在同達賴集團的尖銳斗爭,這種差異性決定了西藏與內地在工作任務、工作方法、工作要求上有很大的不同。就西藏自身來說,由于幅員遼闊,各地市、各縣市區的情況也有很大差別。這就要求援藏工作必須堅持實事求是,善于把中央關于援藏工作的精神、政策同當地實際結合起來,把援助省市的優勢同當地的受援需求結合起來。規劃重大項目事先要經過充分論證,確保符合實際、可以操作,對地方有實際效果。在相當長一個時期內,援藏工作仍要更多地把著力點放在解決農牧民飲水難、行路難、用電難、通信難和農牧業生產力水平低下等問題上。內地省市發展在先,有些教訓也體會在前,這些教訓也要告訴西藏同志,以避免走同樣的彎路。

  3.深化人才援藏、智力援藏。西藏與中東部的人才差距,除了表現為人才資源總體短缺,還表現為人才構成比例不盡合理:普通型人才較多,專業型人才較少;行政管理人才較多,經濟管理人才較少;具備傳統知識的人才較多,具備新型知識人才特別是高層次骨干人才較少。這些成為制約西藏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因素。

  隨著援藏工作的深入,現在和未來,人才援藏和智力援藏在總盤子里的比重必須上升,只有這樣才能增強西藏的自我“造血”能力、發展的內生動力。要依托內地高校和科研院所等優質資源,為西藏培養更多本地高層次骨干人才,同時積極發展職業教育,加強農牧民技能培訓,提高“鄉土人才”的知識水平和學歷學位層次,提高各族群眾科技文化素質。要選派更多干部、人才特別是西藏緊缺的專業技術人才到西藏工作或以其他形式為西藏幫忙,多一些能長期駐藏的最好,長期的不夠,多一些短期輪崗的也好。要提高西藏干部到東部地區、中央和國家機關掛職鍛煉的比例。

  4.對口援藏工作要與對達賴集團斗爭的政治任務結合起來。把西藏的經濟搞上去,是奪取對達賴集團斗爭勝利的基礎,但不是說經濟、民生搞上去,反分裂斗爭就能自然而然地取勝。經濟建設和反分裂斗爭兩手都要硬,而且要善于在實際工作中把兩手有機結合起來。從這個意義上說,我們不能把對口援藏工作當成單純經濟工作,而要自覺地把它與維護社會穩定、對達賴集團斗爭結合起來,要取得經濟和政治兩個方面的效果。

  援藏工作的意義不僅在于加快西藏發展,還在于在這個過程中全面深化西藏與全國的政治、經濟、社會、文化關系,強化包括西藏在內的中國版圖不可分裂性。援藏干部要密切聯系各族群眾,用實際行動使他們感受到黨和政府才代表他們當前和長遠的利益,而達賴那一套是在禍害西藏。要在援藏工作全過程中的各個方面自覺增進各族群眾“四個認同”,促進各族群眾之間、西藏同內地之間更多更普遍更深入的交流交往交融。要積極引導群眾追求和創造現實幸福生活,自覺遠離宗教狂熱,反對一切假“民族”、“宗教”之名的分裂、倒退活動。

  5.對口援藏工作要尊重西藏自治區和受援地區黨委的領導。援藏省市有著豐富的經濟社會管理經驗和先進發展理念,而西藏各級黨政對當地情況和群眾需求有更為深入的了解,要把這兩者有機結合起來。援藏干部要充分尊重當地黨委的領導,按照屬地管理的原則,在當地黨委的統一部署下開展工作,模范執行自治區和地方的有關政策和規定,樹立援藏干部忠誠、務實、堅忍、廉潔的風范;西藏的干部要十分珍惜援助方在自身發展任務十分繁重的情況下給予西藏的無私支持,用好每一元錢,為援藏干部發揮作用創造盡可能好的工作條件,建立前方和后方、受援方和支援方之間通力合作的工作機制。

  我們相信,隨著國家綜合實力的增強,隨著對口援藏工作的深化,這項工作將日益發揮其綜合效益,在西藏跨越式發展和長治久安目標的實現中,在中華民族新的崛起中顯示其深遠歷史意義。

[責任編輯:韓冰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