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這個意義上看,黨的十八大第一次提出“努力走向社會主義生態文明新時代”,這里所提的生態文明建設目標,也就不僅僅具有與物質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相聯系的意義,而且具有同社會主義文明與資本主義文明、同農業文明和工業文明相聯系相比較的人類文明發展新階段的意義。只有從這個意義、從這個理解出發,才能將建設生態文明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獨特性和社會主義新文明的開創性內在結合起來。
金融危機后西方意識形態輸出的特點與應對
遼寧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教授 房廣順
在金融危機沖擊下,歐美西方國家的對外戰略發生了轉變,除了繼續展示硬實力,更多依賴軟實力,加強意識形態的對外輸出。一方面,金融危機后中國在世界經濟發展中一枝獨秀,引起美國加速戰略東移,并通過輸出意識形態遏制中國的崛起和發展。另一方面,在世界范圍內反美情緒激增的背景下,美國把輸出意識形態和所謂民主制度作為化解外來沖擊的有效手段。
歷史和現實都表明,通過對外輸出意識形態提升國際影響,進而為其稱霸世界筑牢思想文化根基,是西方國家的既定戰略;充分利用科技、經濟、文化發展的新成果為對外輸出意識形態服務,并根據形勢的發展演進采用靈活的方式方法,是美國等西方國家的慣用手法。對西方意識形態輸出保持高度警惕是維護國家安全的重要內容和基本要求,關注西方對外輸出意識形態的策略轉變是我們奪取意識形態斗爭制高點、主動權的必然要求。對此,我們不能有絲毫的懈怠。
世界社會主義運動的當代發展新趨向
華中師范大學政治學研究院教授 聶運麟
當代世界社會主義運動已經發生了重大而深刻的變化,呈現出新多樣性、漸進性和大眾性的新發展趨向。這表明,當代世界社會主義運動已經進入到一個與以往有著很大不同的新的發展時期。
世界社會主義運動當前的低潮發展階段,與列寧所說的巴黎公社失敗后的“和平”準備階段有某些相似之處:這就是運動長期處于“低潮”;發展帶有“和平”的性質;“沒有發生革命”。如果說巴黎公社失敗后沒有發生革命的原因,是“西方結束了資產階級革命,東方還沒有成熟到實現這種革命的程度”,那么,蘇東劇變后“沒有發生革命”的原因則有些不同,這就是:東方進行的社會主義革命已暫告一段落,社會主義國家的建設事業正在深入發展,而西方卻還沒有成熟到實現這種革命的程度,運動正進入“為未來變革的時代作‘和平’準備的階段”。
各國共產黨在新時期的嚴峻挑戰面前并未卻步,他們在低潮中奮進,勇敢地探索符合本國國情的社會主義發展道路,世界社會主義運動“正在緩慢而持續地向前發展”。
社會主義思潮下拉美新左翼執政黨的理論與實踐
中國社會科學院拉美所研究員 徐世澄
拉美和加勒比33個國家中,目前有10多個國家是左翼執政。其中明確提出社會主義口號或目標的有古巴、委內瑞拉、厄瓜多爾、玻利維亞、巴西5個國家,其執政的左翼政黨分別是古巴共產黨、委內瑞拉統一社會主義黨、厄瓜多爾主權祖國聯盟、玻利維亞的爭取社會主義運動和巴西的勞工黨。古巴堅持和發展社會主義,無疑對拉美社會主義和左翼運動的發展起了重要作用。除古巴外,委內瑞拉和厄瓜多爾提出的“21世紀社會主義”、玻利維亞提出的“社群社會主義”或“印第安社會主義”、巴西提出的勞工社會主義一般可定性為“民族社會主義”“民眾社會主義”或“第三世界社會主義”。
今天,“社會主義”在拉美地區一些國家已成了一個時髦的字眼,社會主義運動和潮流在美國的“后院”興起,引起人們的關注,也成為學術界廣泛關注的焦點。拉美一些左翼政黨及其領導的政府從各自的國情出發,結合本國特點,明確提出建設本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實行的既不是科學社會主義也不是前蘇聯式的社會主義,而是帶有民族特色的社會主義模式。雖然這些理論主張和實踐措施并沒有形成統一的理論,尚處于發展之中,但其中不乏進步的思想和創新的火花,值得我們關注并進行深入研究和探討。拉美各種社會主義思潮迭起,成為當前世界社會主義運動的熱點。
![](http://img.rmlt.com.cn/templates/rmlt2013/img/rmlt_logo.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