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公有制企業的數量和作用決定了非公有制企業黨建工作在整個黨建工作中越來越重要,必須以更大的工作力度扎扎實實抓好。”一年多前,習近平同志在全國非公企業黨建工作會議上發出動員令。一年多來,在黨中央的高度重視下,各地各有關部門突出重點、推進創新,非公企業黨建工作呈現出千帆競發、百舸爭流的良好局面。
數據令人振奮。到去年底,非公企業黨組織數同比增加18.8個百分點,組織覆蓋率提高16.7個百分點,全國新增黨組織近半數集中在非公企業,具備組建條件的企業99.95%建立黨組織,近50萬黨建工作指導員活躍在非公企業黨建第一線。
一年多來,旨在引領方向、助力發展的“雙向互動”工作機制正落地生根,以黨建強、發展強為目標的“雙強六好”創建活動遍地開花,開放式黨組織活動豐富多彩,共產黨員志愿者、先鋒崗、責任區、突擊隊讓黨旗熠熠生輝……黨的工作為企業發展聚力,為企業文化鑄魂,為職工成長搭臺。“黨建做實了也是生產力”,越來越成為廣泛共識。
與此同時,非公企業黨建“基礎保障”得到全面提升。80%以上的地方黨委成立工作機構,80%的省份就活動經費作出規定,近80萬人次的黨務工作者參加培訓,數萬個區域性黨群活動服務中心投入使用——非公企業黨建“有人抓、有人管、有工作條件”的要求正在變為現實。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這一年多來,非公企業黨建先進典型不斷涌現。江蘇紅豆集團黨委探索構建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天津津寶樂器公司“四融四促”,河南衛華集團建設服務型黨組織,甘肅省慶陽市非公企業黨建工作指導員權有讓的先進事跡廣為傳播……一批老典型歷久彌新,一批新典型嶄露頭角,他們是非公企業黨建的拓荒牛、先行軍。
成績令人鼓舞,憂患亦須常記。應該看到,大量小微企業中仍有不少黨建空白點,少數黨組織和黨員先進模范作用不突出,互聯網等現代信息技術廣泛應用對黨建工作提出新課題,以改革創新精神破解難題、拓展陣地、規范提升的任務依然十分艱巨。
黨的十八大提出,加大非公經濟組織黨建工作力度,建設基層服務型黨組織。落實好中央精神,唯有繼續加大力度,認真做好建設服務型黨組織這篇大文章,才能為實現中國夢凝聚發展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