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宏觀調控,實現穩定增長。在市場經濟中,社會總供需平衡受價值規律這只“看不見的手”的支配。在市場失靈時,經濟會出現過熱或衰退,政府必須采用經濟手段、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等這只“看得見的手”調控經濟。經濟學大師凱恩斯的“相機抉擇”和弗里德曼的“單一規則”是宏觀調控的兩大主要理論。“相機抉擇”理論要求宏觀經濟政策的基本原則是相機抉擇的逆經濟風向而動,在經濟衰退時采用擴張性政策,在經濟繁榮時采用緊縮性政策。“單一規則”理論認為,由于貨幣擴張或緊縮對物價水平的影響有“時滯”,所以,中央銀行采取相機抉擇的貨幣政策會產生過頭的政策行為,對經濟活動造成不利的影響,導致了物價水平的波動,這是產生通貨膨脹的重要原因。因此,弗里德曼認為應實行單一規則的貨幣政策??疾熘袊母镩_放以來的歷次宏觀調控,我們可以發現凱恩斯的“相機抉擇”理論對中國宏觀經濟運行的影響較大。中國的宏觀調控主要采用逆經濟風向行事,經濟過熱,就采用緊縮性政策;經濟不景氣,就采用擴張性政策。雖然中國宏觀調控取得了成績,積累了經驗,但依然存在一些問題,“一控就死,一放就亂”現象一直沒有得到解決,經濟的波動性較大,不僅增加了宏觀調控的成本,而且影響了民生。例如,近一輪通貨膨脹與中國應對美國金融危機而采取的擴張性財政政策和寬松的貨幣政策有直接聯系。這表明,中國宏觀調控的能力、水平、藝術性和科學性依然有待提高。因此,我們必須改革和完善宏觀調控體系,盡可能提高經濟增長的穩定性。為此,一要從中國的國情出發,借鑒國外宏觀調控的理論和經驗,如“單一規則”和“理性預期”理論,不斷提高中國宏觀調控體系的科學性。二要增強宏觀調控的全面性,注重經濟建設、生態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和政治建設的協同與統一,避免宏觀調控中的“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現象。三要增強宏觀調控的前瞻性,制定政策要站得高、看得遠、想得深,避免走一步看一步的短期化行為。四要重視宏觀調控的全球性,充分考慮國際經濟形勢變化及國外政府宏觀調控的意圖和政策,加強宏觀調控政策的國際合作,避免僅就國內情況制定宏觀調控方針和政策。五要增強宏觀調控的協調性,實現多種宏觀調控的手段的有機配合,努力做到調控審慎靈活、適時適度,不斷提高政策的針對性和靈活性。盡可能避免出現宏觀調控手段不配套、甚至相互“打架”的現象,要真正實現調控手段打“組合拳”,形成政策合力。
綜上所述,在全球第三次工業革命深入發展的背景下,打造中國經濟升級版必須要科學設計路徑。一是通過制度改革提高經濟效率。根據黨的十八大報告的精神,改革應該“五位一體”——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和生態文明建設,但改革不會是一步到位的,李克強總理已經提出了優先的改革方向,比如政府改革、財稅制度改革、金融制度改革、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等。二是通過要素升級降低對要素粗放投入的依賴。三是通過結構優化升級提高資源配置效率。對于中國這樣一個處于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快速發展階段的國家來說,結構優化是經濟升級的關鍵因素。
中國錯過了第一次工業革命,只是在過去20年間第二次工業革命達到頂峰時才加入。中國的一些城市看起來很現代,但實際上仍在經歷第二次工業革命,對于第三次工業革命只是略有涉及。如果中國不能從理論上、政策上、實踐上全面認識和把握第三次工業革命的精髓,不能取得核心關鍵技術的突破,那么就難以迎接第三次工業革命的挑戰,就會失去機遇,中國經濟就會在新一輪的產業分工與財富版圖切割中被邊緣化。因此,打造中國經濟升級版任重道遠、時不我待。
注釋
1 呂鐵、賀俊、黃陽華:“如何應對第三次工業革命的影響”,《中國經濟時報》,2012年7月26日。
2 李克強:“把服務業打造成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新引擎”,新華網,2013年6月1日,http://news.xinhuanet.com/2013-06/01/c_115997289.htm。
3 吉密歐:“產能過剩隨處可見 中國經濟現隱患”,英國《金融時報》,2013年6月27日。
4 秦京午:“節能創新打造中國經濟升級版”,中國能源網,2013年6月14日,http://www.china5e.com/news/news-341770-1.html。
5 習近平:“再不能簡單以GDP論英雄”,《新京報》,2013年6月30日。
Making transition in the Third Industrial Revolution
--The Upgraded Version of the Chinese Economy: Connotation, Impetus and Path
Zhu Qigui
Abstract: As a developing country, China gradually becomes a global manufacturing power with its cheap supply of factors of production, huge market demand and continuously increasing technological capability. However, in the face of the third industrial revolution, China's economy may lose its comparative advantage it enjoys now and see a worsening of the problem that it is difficult to occupy the most profitable part of the industry value chain due to its weak industrial competitiveness. China must enhance its capacity for independent innovation, accelerate the adjustment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build "an upgraded version of the economy", take the initiative to meet the challenges of the third industrial revolution, strive to play a world leader role in stimulating certain industries, and stand out amid the competing traditional developed countries and emerging developing countries.
Keywords: the third industrial revolution, 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upgraded version of the Chinese economy
【作者簡介】
朱啟貴,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教授、博導。研究方向:國民經濟核算與分析、國民經濟理論與政策、可持續發展、公共經濟與政策。、
主要著作:《可持續發展評估》、《綠色國民經濟核算論》、《區域協調可持續發展》、《金融調控與資金流量核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