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先前沒被納入‘營改增’試點,但遼寧的企業已經分享到了營改增帶來的好處。”遼寧省國稅局局長孫瑞標說,2012年,遼寧的一般納稅人從其他試點地區取得的試點行業扣稅憑證有3萬多份,比試點前多抵扣進項稅額約2.16億元,直接形成減稅效應。
“8月1日,營業稅改增值稅試點在全國推開,這對東北老工業基地來說是新的發展機遇。”孫瑞標說。
打通二、三產業增值稅抵扣鏈條,制造業減稅超試點行業
遼寧作為老工業基地,經濟以第二產業為主,而第三產業不夠發達,僅占全省GDP的37.5%左右。“營改增”解決了重復征稅問題,試點企業負擔普遍減輕,發展后勁增強,有利于做大做強研發、設計、物流和營銷等高端服務業,促進服務業在產業層次上從低端走向高端、從傳統走向現代。
為做好“營改增”試點準備工作,掌握“營改增”對全省稅收的影響,遼寧省國稅局與省財政廳、省地稅局一起進行了三次模擬測算。按照測算結果,“營改增”試點實施后,遼寧省13市(不含大連市)全口徑減稅預計22億元左右。不但試點企業的稅收負擔下降,而且原有一般納稅人購買試點企業的服務可抵扣進項稅額,稅負也將有所下降。全省納入試點的中小企業預計減稅約2億元以上,試點一般納稅人預計減稅約7億元以上,原有增值稅一般納稅人可抵扣的進項稅額預計增加13億元以上。
“原有增值稅一般納稅人主要是制造業的企業,這些企業的減負規模比試點企業還大,營改增帶來的巨大‘溢出效應’,將進一步推動制造業轉型升級、創新發展。”孫瑞標表示,實施“營改增”后,打通了二、三產業的增值稅抵扣鏈條,可以促進二產專業化分工協作,使一些研發、設計、營銷等內部服務環節從其主業中剝離出來,成為效率更高的創新主體。
納稅服務及時跟進,20多萬個體運輸戶開票不用愁
“我們這兒離市區20多公里,大東區的稅收專管員高霞前兩天還專程跑過來,了解核對企業的相關信息,大熱天的真不容易。”遼寧省安吉聯合汽車物流有限公司財務經理劉俐俐告訴記者。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加上計劃單列市大連,遼寧全省的試點企業逾37萬戶,其中不少企業的登記信息還是多年以前的,地址和電話號碼都變了。要把這些企業的基本情況搞準,必須花費大量時間。國稅部門加班加點,查找工商登記信息,求助鄉鎮政府幫忙,很多企業都是費盡周折才聯系上。
37萬多戶試點企業中,小規模納稅人占了大頭。不少企業沒有防偽稅控系統,開增值稅發票需要到辦稅服務廳由稅務人員代開。這么多企業一下子涌進辦稅服務廳,辦稅人員和場地肯定都不夠用。這個矛盾該如何解決?
“每個辦稅服務廳的業務情況,這里都有實時監控,一旦業務量出現激增,我們會要求各分局立即采取分流措施。”大連市國稅局納稅服務處倪福蘭指著監控室的大屏幕說,這些天不少企業來辦“營改增”落戶手續,人流量明顯增加,各辦稅服務廳都制定了應急預案。比如,為縮短納稅人辦理時間,金州區國稅局馬上將會議室改成臨時服務廳,專門辦理“營改增”事項。
除了開辟服務專區,大連國稅局還開通了網上代開增值稅發票申請系統。納稅人可以先在網上提交申請,預約好代開時間再到辦稅服務廳辦理,也起到了有效的分流作用。
“作為個體運輸戶,俺們幾乎每天都是開著車在路上跑。以前繳營業稅是由路政部門代征,跑車時順路就能辦了。現在要改成增值稅,這稅該上哪兒去繳呀?”大連市貨車司機王師傅有點犯愁。
大連市國稅局貨物與勞務稅處處長付堃奇介紹,像王師傅這樣的個體運輸戶,光大連就有6.53萬戶。讓他們專程跑到大廳來辦稅,不僅要搭工夫影響生意,辦稅服務廳也吃不消。可是按照規定,增值稅發票不能由其他部門代開,必須要稅務部門來開。為解決這個難題,稅務部門積極與路政部門協商,選派稅務干部到路政部門開設辦稅窗口,專門為個體運輸戶服務。
“現在,我們的線路已經拉過去了,設備和軟件系統也已安裝就緒。個體司機無須改變自己的習慣,在‘老地方’就能完成辦稅開票。”付堃奇說。
據了解,遼寧全省共有個體運輸戶約22萬戶,個體司機們都可以享受到這樣的便捷服務,在原來的路政部門代征點開出增值稅發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