貫徹落實《“十二五”期間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規劃暨實施方案》,今年上半年,國家繼續加大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支持力度,財政部門明確了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投入,相關部門提升政策落實的監管和管理水平,努力降低居民就醫用藥負擔。按照今年全國衛生工作會議的要求,今年我國將再次提高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人員籌資標準,達到340元左右,實際報銷比例力爭較去年提高5個百分點;人均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標準提高到30元;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試點達到全國縣級總數50%以上,逐步降低衛生總費用中個人支付比例。
2月20日,國務院辦公廳公布今年第一項“醫改新政”——《關于鞏固完善基本藥物制度和基層運行新機制的意見》,對鞏固深化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管理體制、補償機制、藥品供應、人事分配等方面的改革提出意見。此后,國務院辦公廳出臺《關于建立疾病應急救助制度的指導意見》,針對極少數患者因身份不明、無能力支付醫療費用而得不到及時治療的現象提出解決辦法,健全了我國多層次的醫療保障體系。
日前召開的全國醫改工作電視電話會議也明確指出,要進一步健全全民醫保制度,積極推進居民大病保險試點,加快建立疾病應急救助制度;完善基本藥物制度,繼續以縣級醫院為重點推進公立醫院改革;統籌推進藥品生產流通、醫學教育、國產醫療設備研制等配套改革,切實發揮信息化的支撐作用,形成深化醫改的聯動機制和強大合力。
社保亮點紛呈
多項積極舉措得到落實,適度普惠型社會福利事業加快發展,人民群眾的福利得到進一步加強
今年以來,本著促民生、保基本的認識,我國落實多項積極舉措,加快發展適度普惠型社會福利事業,亮點紛呈,人民群眾的生活因此得到進一步改善、福利得到進一步加強。
社會救助方面,民政部、教育部等10部門聯合開展“流浪孩子回校園”專項行動,強化流浪未成年人教育矯治和源頭預防工作,幫助流浪未成年人及困境未成年人順利回歸校園和家庭、融入社會、健康成長。同時,落實和完善孤兒保障制度,發放孤兒基本生活費,發放艾滋病病毒感染兒童基本生活費,實施孤兒助學工程,開展適度普惠型兒童福利制度建設試點,把兒童群體分為孤兒、困境兒童、困境家庭兒童、普通兒童4個層次,對不同類型的兒童分不同標準予以福利保障;協調制定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和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政策,發展康復輔具事業,協調調整福利企業稅收優惠政策,促進殘疾人集中就業。
養老方面,國家加大了在養老服務體系建設上的投入力度,財政轉移支付和福彩公益金也明確了養老服務體系建設投入,其中,各級民政部門福利彩票公益金每年留存部分要按照不低于50%的比例用于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建設。6月,民政部、財政部決定,中央專項彩票公益金從今年起連續3年累計投入30億元,用于支持建設10萬個農村幸福院。同時,對社會資本投入養老服務體系建設予以政策優惠,并出臺新政策,我國港澳地區具有養老服務經驗的服務提供者將可在內地開辦營利性養老機構和殘疾人服務機構。在政策支持下,今年以來,我國養老服務投資主體多元化趨勢顯著,政府投入、民間投資、港澳及國際資金共同給力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的局面初步形成。
上半年,各地繼續支持發展以日間照料為主的社區養老服務,加強城鄉社區老人服務設施建設,數據顯示,目前我國每千名老人擁有養老床位數已經超過20張;推動高齡老人津貼和生活困難老人養老服務補貼制度基本覆蓋,并探索建立老年護理保險制度,目前,80歲以上老人高齡津貼制度正在作為一種普惠性福利制度在全國推行;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進一步深入研究城鄉養老制度銜接有關政策,研究合并實施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的政策制度;組織實施2013年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待遇調整工作,全國企業參保退休人員月人均基本養老金近1900元。
7月1日,《老年人權益保障法》等3部與老年福利相關的新法規正式施行。新法規更加注重老年人的精神需求,對設立養老機構也提出了更加人性化和更細致的規范、技術標準及全過程監管要求。
![](http://img.rmlt.com.cn/templates/rmlt2013/img/rmlt_logo.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