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以來,新興經濟體特別是金磚國家,呈現經濟增長下滑趨勢。而從世界范圍來看,美國經濟增長出現了一定的恢復態勢;歐洲應對債務危機取得重要進展,寬松財政政策有望推進經濟增長。隨著發達經濟體復蘇過程的推進,新興經濟體的機會和潛力釋放空間也有望擴大。
如無特別的情況變化,沒有必要重啟類似于“4萬億”的大規?;A設施建設方案,可利用當前相對放緩的固定資產投資進度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和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并立足全局、放眼長遠,著力于促使市場更好發揮“優勝劣汰”的作用擠掉一些落后、過剩產能,將我國固定資產投資與經濟的結構優化、質量提升。
從我國當前財政狀況來看,財政必須“過緊日子”,大力壓縮行政成本和一般性開支,但對于具有剛性特征的民生支出,必須作為重點來保障。
推進金融體制改革,讓金融業更好地服務于實體經濟
針對部分實體經濟特別是小微企業的融資難的問題,應如何推進金融體制改革,讓金融業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實體經濟出現融資難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我國社會融資結構不合理、直接融資渠道過少的原因,也有信貸政策不合理、金融市場發展不足、政策性融資機制發展不暢等因素的制約,因此,解決實體經濟特別是小微企業融資難,應該多管齊下。”賈康說。
信貸政策方面,在堅持穩健的貨幣政策同時,積極促進信貸政策與產業政策協調配合,改善“三農”和中小微企業發展中的融資狀況,積極開展信貸政策導向效果評估,糾正偏差。同時,積極推進利率市場化,形成科學合理的基準利率曲線,適度聯通香港人民幣離岸金融中心的利率定價機制,增大金融市場的利率彈性。
金融市場建設方面,應當進一步擴大金融債券、短期融資券、中期票據等發行規模,增加在香港發行人民幣債券的境內金融機構主體,逐步推動境內企業赴香港發行人民幣債券,完善并優化人民幣對外匯期權交易,研究完善存款保險制度方案,做好建立存款保險制度的準備工作。
拓寬融資渠道方面,推進多層次的資本市場建設,加快吸引民間資本進入金融領域,建立各種為小微企業服務的金融機構。與此同時,應當安排一定比例的政府資金專門用于支持小微企業融資,培育和發展諸如小額貸款公司、產業創新基金等專業化的市場主體,以及信用擔保機構。
![](http://img.rmlt.com.cn/templates/rmlt2013/img/rmlt_logo.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