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激情在线-天堂中文在线最新版地址-茄子视频破解永久ios-噜噜色图|www.bjxyzx.com

網站首頁 | 網站地圖

大國新村
首頁 > 原創精品 > 學術視野 > 經濟 > 正文

警惕“過頭稅”消解減稅初衷

最近有兩則關于稅收的新聞:一則在做“減法”——國務院常務會議日前決定,今年8月1日起,對月銷售額不超過兩萬元的小微企業,將暫免征收增值稅和營業稅,并暫不規定減免期限;一則在做“加法”——國家稅務總局局長稱,經濟下行使得財政收入壓力增大,一些地方政府特別是財政較困難的縣市,開始打企業的主意,存在征收“過頭稅”的情況,財政部、國稅總局對此將堅決制止。

當前我國經濟運行總體平穩但下行壓力較大,這是國務院常務會議為小微企業“減負”的宏觀背景。在我國,小微企業數量眾多且絕大多數為民營企業,它們在推動經濟發展、促進市場繁榮和不斷擴大就業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但是,小微企業抗風險能力較弱,受經濟形勢的沖擊更明顯。國家在稅收政策方面給予適當扶持,能夠為廣大小微企業帶來直接實惠,也有助于強健國民經濟的底盤。

然而,有些地方政府非但沒有為企業“減負”的深謀遠慮,反倒大幅增加企業的稅收負擔,在客觀上消解了中央為企業“減負”的良好初衷。最終,地方政府的財稅收入基本得到了保障,廣大企業的經營利潤卻遭到“寅吃卯糧”的盤剝,原本就不景氣的現狀會進一步加劇。“過頭稅”就是地方政府出于各種目的過度征稅的俗稱。

誠然,國民經濟運行如今呈下行態勢,GDP增速逐步放緩,多數地方政府的日子都不好過。在此背景下,要完成今年的稅收目標,各地財政部門的任務比較艱巨。然而,真正有遠見卓識的決策者應該明白,經濟形勢不景氣,其實正是難得的轉型契機。地方政府應對危機的大方向,應是通過減稅等形式進一步為經濟復蘇注入活力,并通過產業升級來增強企業的競爭力,而不是對企業竭澤而漁。

在地方債務高企、財政壓力趨緊的現實背景下,要讓中央“做減法”的稅收政策起到實效,防范一些地方政府違規“做加法”,首先要對當前的官員考核制度進行調整。地方政府違規征收“過頭稅”,往往是因為如果完不成稅收任務和增長目標,輕則政績受損,重則烏紗不保。因此,只有改革考核制度,在制定稅收增長目標時,同時考慮到經濟形勢和經濟轉型的變量,才能遏制地方政府的增稅沖動。

同時,要規范征稅方面的種種亂象,讓初衷良好的“減法”在執行過程中不走樣,最根本的舉措在于深化財稅體制改革。從1995年以來,我國的財稅總額幾乎每年都在以超GDP增幅兩倍的速度增長,由此產生了不少的負面效應,減稅不僅是大勢所趨,也有“做減法”的現實空間。只有推進財稅體制改革,規范征稅行為,才能從根本上搞活經濟、實現結構轉型,提高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效率。

[責任編輯:常妍(實習)]
標簽: 過頭稅   稅收   經濟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