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為實現中國夢開辟了根本路徑。道路關乎命運,道路決定前途。民族復興和人民美好生活的實現,關鍵在于道路的正確選擇。我們黨領導開創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的正確道路。正是沿著這條光明大道,我國的社會生產力獲得了空前解放與發展,社會建設和民主法治建設成就斐然,廣大人民的生活水平顯著提高,我國的綜合國力和國際地位實現了歷史性躍升。實踐有力表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充滿旺盛的生命力和巨大的影響力,能夠帶來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的光明前景。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為實現中國夢提供了根本指南。理論決定方向,理論指引行動。在中國近代史上,許多仁人志士為了實現民族振興的夢想歷盡艱辛,卻屢屢碰壁。之所以如此,一個根本原因就在于沒有正確理論的指引。中國共產黨領導開創的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偉大歷程及其理論成果,猶如光輝燈塔,照亮了中華民族復興之路。作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理論成果,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在推進我國改革開放、實現強國富民的歷史征途上發揮了根本指南的作用。正是在這一理論體系不斷豐富完善的過程中和指引下,我們黨領導人民始終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求真務實;既不為任何風險所懼,又不為任何干擾所惑;既不走封閉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幟的邪路,成功地探索、開創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實踐有力證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的根本理論指導和強大精神動力。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為實現中國夢提供了根本保障。制度提供保障,制度生發活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根本制度保障,集中體現了效率與公平兼顧、民主與集中結合、活力與秩序統一、人的全面發展與社會文明進步相互促進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特點和優勢。正是由于我們黨堅持和不斷完善這一制度,廣大人民的主人翁精神和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才得以充分調動和發揮,我國的繁榮發展才獲得了持久活力和堅實根基。實踐有力證明,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才能維護民族團結、社會穩定、國家統一,才能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
實現中國夢,需要付出辛勤勞動和艱苦努力
中國夢既是國家之夢、民族之夢,又是包括每個個體在內的人民之夢。實現中國夢,必須把握住這一本質屬性,處理好個體與集體、個人與國家的關系,著眼國家富強和民族振興,注重個人努力和艱苦奮斗。奮斗是成就事業的基石,是實現夢想的關鍵。實現中國夢,創造全體人民更加美好的生活,任重而道遠,需要我們每個人繼續付出辛勤勞動和艱苦努力。
為實現中國夢而努力奮斗,需要有崇高的精神追求。處在深刻變革的偉大時代,我們更應把國家的富強和民族的振興作為努力志向和精神追求。這樣,生活才有意義,人生才能出彩。實現中國夢所需要的精神,從根本上說就是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這兩種精神是凝心聚力的興國之魂、強國之魂,是我們每個人都應當內化于心的。有了愛國主義精神,我們就有了實現人生夢想的方向與目標;有了改革創新精神,我們就有了實現人生夢想的動力與支撐。
為實現中國夢而努力奮斗,需要有堅韌的實干精神。“空談誤國,實干興邦”。今天,我們的目標既定、任務既明,關鍵在于落實,在于每個人都進行扎扎實實的努力。處在偉大變革、實干奮進的時代,任何夸夸其談、心浮氣躁的作風都與人民的利益和期待相左,都將為人民所唾棄;任何不勞而獲、奢侈浪費的行為都與時代的趨向和要求相悖,都將為時代所淘汰。發揮各自的聰明才智,在各自的崗位上勤奮工作、努力奉獻,就是我們對實現中國夢的最好實踐。
為實現中國夢而努力奮斗,需要有寬廣的人文胸懷。登高方能望遠,有志方能自潔。處在深刻而復雜的變革時代,我們每個人都無時不經受著考驗,包括現實生活中奢靡、浮躁等不良風氣的考驗。人生猶如逆水行舟、大浪淘沙,我們只有懷揣遠大夢想,才能經受住考驗,不為物欲所惑,不為浮躁所動,而是志存高遠、堅韌不拔地為實現偉大夢想而扎實奮斗。
(作者為濟南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