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群眾的意見,如何進行專項治理?為此,市區成立了暗訪隊,設立“機關作風建設曝光臺”,每兩周一期專題反映和剖析機關作風存在的問題,目前,已曝光7期暗訪情況,通報了173個(次)單位35方面的問題。組織全區8800名公職人員圍繞經商辦企業、違規收受錢物等問題開展自查自糾,對全區公職人員擁有宅基地及私人自建物業情況進行了摸底登記。
“村社干部腐敗,主要原因是缺少監督和制度約束。”
“村里的土地出讓價格、集體利益出讓都是幾個人說了算,一發生腐敗都是村委會窩案!”紀檢的同志感嘆道。
對此,廣州市紀委堅持“老虎”、“蒼蠅”一起打。落實巡視整改半年來,以查處“兩違”腐敗案件為主,組織成立30多人的專案組,重點查處“兩違”建設背后的腐敗案件,協助廣州市紀委立案查處了白云區原區委書記谷文耀、常務副區長鐘向東、副區長吳錦明、區政府黨組成員劉健生等4名市管干部的違紀違法案件;查處處級干部19人,科級干部11人;依法查處了人和鎮4個行政村共28名村“兩委”干部違紀違法窩案,“兩違”腐敗現象多發勢頭得到有效遏制。
制度層面加大反腐
“三公開”要公開到農民的手機上
如何從制度層面加大預防基層干部腐敗,成為擺在紀檢監察干部面前的一道考題。
據悉,廣州目前正在修訂完善《廣州市小額建設工程交易管理辦法》等規章制度。“剛剛揭牌成立的廣州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將覆蓋全市1142個行政村,依據管理辦法,村里集體經濟的小額工程將在這個平臺上進行交易。”廣州市委常委、市紀委書記王曉玲指出,這將對基層黨的領導和明年村“兩委”換屆有非常好的促進作用。
據了解,廣州將研究制定中國城市清廉指數廣州標準,并將指數的制定與預防腐敗數據模型的研究相結合,發揮理論對實際工作的指導作用。廣州還將嚴格執行領導干部報告個人有關事項制度,穩妥推進抽查核實工作,探索建立規范權力運行制度、防止利益沖突制度等,并開展制度廉潔性評估。
在基層黨風廉政建設方面,王曉玲要求,全市要推進村務監督委員會、農村廉情預警工作制度建設,利用手機平臺推進“三公開”工作。“我們看到有些宣傳欄上公開的內容,都已經是去年的東西,這不是真公開”,王曉玲指出,“三公開”要公開到農民的手機上,“這是檢驗你是否真心實意向農民公開,而不是搞形式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