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激情在线-天堂中文在线最新版地址-茄子视频破解永久ios-噜噜色图|www.bjxyzx.com

網站首頁 | 網站地圖

大國新村
首頁 > 原創精品 > 學術視野 > 文史 > 正文

留住“讀書的聲音”

——關于中華吟誦傳承與推廣的調研與思考

“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吟誦是漢詩文的傳統讀法,自古讀書皆吟誦,以前所謂“讀書聲”,今天稱為“吟誦”。千年以來,吟誦在學堂里和文人之間代代相傳。而近百年來隨著教育方式的改變,吟誦逐漸淡出課堂、淡出國人的記憶,傳承千年以上的“讀書聲”瀕臨失傳。要建設文化強國,弘揚傳統文化,必須從搶救文化的聲音——“讀書聲”開始。

編者按

5月28日,光明日報曾刊發了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中華吟誦的搶救、整理與研究”南開大學課題組的階段性成果——《知音如見賞,雅調為君傳——關于傳統吟誦的調查與思考》,引發社會廣泛關注。該項目的另一個研究團隊——首都師范大學課題組,從2004年起圍繞中華傳統吟誦對全國吟誦傳人進行了搶救性采錄。為了推動傳統吟誦的搶救、整理與研究工作,我們特邀首都師范大學課題組對近年來的研究成果進行了系統梳理,形成此報告。我們希望這一組報告,能進一步引發社會的關注,進而對弘揚包括吟誦在內的優秀傳統文化起到應有的推動作用。

圖1 直接采錄吟誦傳人的地區分布(人數)

吟誦曾經是私塾、官學里讀書學習的基本方法,是每個中國學生、文人都必須掌握的基本技能。吟誦也是我國古代教育最基本的教學方法之一,有重要的教育價值:其一,吟誦講究字正腔圓,也就是聲母、韻母、聲調都很清楚,而且一般拖得比較長,所以在兒童啟蒙教學階段,可用來識字正音。其二,吟誦又是一種用聲音表達的理解,或是感性的體悟,吟誦教學法與講解教學相配合,作用巨大。其三,吟誦對于教育的最明顯的功用,是激發學習興趣,讓學生主動學習,古人形容儒家的學校,常說“書聲瑯瑯”,即讀書聲美妙動聽,又說“弦歌不絕”,就是學校里隨處都有歌聲,學生可以通過不同的吟誦方式表達自己的理解。最后,吟誦還是人格和品性培養的重要方法。吟誦的形式圓潤而大方,真誠而高雅,這種外在形式之中,也蘊含著中國文化的精神內核。

從20世紀初開始,私塾教育體系開始瓦解,引進西方教育體系的新式學堂對吟誦持普遍排斥的態度。民國時期,吟誦主要在極少量私塾里傳承,部分書香家庭以家傳方式傳承,在學堂、大學里的傳承幾乎寥寥無幾。建國后,有極少量家傳和師生私傳。

自2004年起,首都師范大學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中華吟誦的搶救、整理與研究”課題組開始在全國尋找會吟誦的讀書人,展開對傳統吟誦的搶救性采錄?,F將初步成果梳理如下:

傳承現狀

⒈全國吟誦傳人數量極少

課題組對27個?。ㄊ小^)的吟誦狀況進行了抽樣調查,目前已調查過全國1/10左右的地區,搜集到已去世吟誦者影音資料的有476人,親自采錄653人,合計共有1129人,另有100多人待采錄。因調查時一般通過社會團體、教育系統和私人關系同時進行,可找到區縣級吟誦傳人中的大多數,非全部。據現有數據推算,全國吟誦傳人在5000人到10000人左右。數量看似不少,但平均到每個區縣為兩到三個人。因吟誦的讀音依據方言系統,旋律多與地方音樂有關,每個地區的發音不同,吟誦方式也不同。同一區縣內的兩三個人幾乎是該地區傳承千年以上獨特讀書聲的最后傳人。

上一頁 1 234下一頁
[責任編輯:常妍(實習)]
標簽: 中華   聲音   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