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激情在线-天堂中文在线最新版地址-茄子视频破解永久ios-噜噜色图|www.bjxyzx.com

網站首頁 | 網站地圖

大國新村
首頁 > 原創精品 > 學術視野 > 法治·德治 > 正文

法治中國更平安

李瑞環同志作為我黨的第三代領導集體的重要成員,對我國的民主法治建設非常關心。他在《看法與說法》一書中對法治建設的重要論述,對于我們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深入推進依法治國,建設法治中國與平安中國,具有重要的啟迪與指引作用。

2000年5月15日,李瑞環同志在會見委內瑞拉立法委員會主席米基萊納時說,依法治國,是人類文明進步的標志,是國家長治久安的保障,也是我們面臨的課題與努力的方向。同時還指出,由于我們國家長期受封建思想的影響,加上“文化大革命”的破壞,也由于經濟文化不夠發達的局限,人們的法律意識還比較單薄,在社會生活中以言代法、以權壓法的現象還時有發生,有法不依、執法不嚴的問題還沒有完全解決,因此依法治國是一個“隨著經濟社會發展而不斷完善的歷史進程。”李瑞環同志關于依法治國的精辟論述,不僅指明了我國法治建設的方向,更是深刻地看到了我國在推進法治建設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

黨章明確規定:“黨在憲法和法律范圍內活動”,十八大將“全面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作為我國社會發展的重要目標,都說明了法治是“中國夢”的重要組成部分。依法治國能否實現,關系到中華民族的復興、國家的興衰、人民的幸福。我黨將法治提到如此高的地位,也體現了黨充分尊重人民意愿,高度重視法治,維護國家法制統一、尊嚴、權威的政治責任感和執政能力。

但是也要看到,法治建設是一項關系到社會方方面面的系統工程,涉及我國政治體制改革,尤其是法治思想、法治文化在我國還沒有得到充分的普及與發展,因此,在堅持法治建設方向的同時,我們也必須認清前進道路上的曲折與困難。當前,一些人還存在一定的特權思想,把領導干部已習慣的行政思維、領導思維、管理思維轉變為符合法治的思維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夠完成的;很多領導干部依法執政的基本功還沒有練成。就司法來說,人民法院依法獨立行使審判權還面臨一定的體制機制障礙,司法公信力不高,司法保障不夠,司法不公仍然存在,冤假錯案時有發生,人民法院與其他權力機關的關系還有待規范,因此,法治建設任重而道遠。

目前,我國社會經濟飛速發展,人民群眾民主法律意識不斷提高,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已經基本建成,在這種新的形勢下,黨的十八大提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提高領導干部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動發展、化解矛盾、維護穩定能力。”應當說,中國建設法治國家已進入攻堅時期。我們必須萬分珍惜當前來之不易的建設法治的大好環境,深入推進司法體制改革,把法治建設作為實現中國夢的重要環節和保障。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中國社會的方圓就是中國社會的和諧、繁榮,就是平安中國。對此,李瑞環同志指出,法律就是規矩,嚴格按照法律治理國家,社會才能秩序井然,人民才能安居樂業,國家才能長治久安。李瑞環同志這一精辟論斷,指明了法治中國與平安中國的內在聯系:法治中國更平安。當前,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初步建成,特別要強調對權力的限制與監督,要“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權力者必須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動發展、化解矛盾、維護穩定,這既是法治的要求,也是建設平安中國的根本途徑。習近平同志指出,“權為民所賦,權為民所用”。在日常的社會實踐中,權力者通過各種借口以言代法、以權壓法、徇私枉法的現象,應當被徹底杜絕——這恰恰也是李瑞環同志指出的我國法治建設中需要解決的問題與障礙。

當前,黨中央正在號召開展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走群眾路線,必須首先尊重群眾的權利;在當前進行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過程中,尊重群眾的權利與依法辦事是法治建設的一體兩面,這既關系到“中國夢”的實現,也關系到黨的生死存亡。人民法院擔負著公正司法的神圣職責,人民群眾的權利能否得到維護和實現,與人民法院的司法公正密切相關,我們應當以“讓人民群眾在每一起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的標準,來完成人民法院在法治中國建設中的使命。因此,在法院系統認真開展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既是加強黨的建設的需要,也是充分發揮人民法院司法職能,維護群眾利益的需要,更是建設法治中國、平安中國的需要。在這樣一個重要時刻,認真學習李瑞環同志關于法治與國家長治久安關系的論述,無疑具有重要意義。

(作者系中國應用法學研究所副所長)

[責任編輯:常妍(實習)]
標簽: 法治建設   中國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