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激情在线-天堂中文在线最新版地址-茄子视频破解永久ios-噜噜色图|www.bjxyzx.com

網站首頁 | 網站地圖

大國新村
首頁 > 原創精品 > 重大問題研究 > 國際觀察 > 正文

阮宗澤:贏得下一個十年(2)

——中國塑造多支點外交

二、世界處于大變革前夜,需要中國展現領導力

環顧全球,當今世界的一個突出現象是遍布全球、擁有幾十億人口的廣大發展中國家正在努力走向現代化。以金磚國家為代表的新興國家群體性崛起,中國、印度、巴西、南非、印尼等發展中國家正在快速發展壯大,新興力量日益成為國際舞臺的重要角色,在全球經濟治理中發揮著愈益重要的作用,也承擔著越來越多的國際責任。財富與力量的轉移,正在重塑未來的國際格局。

(一)世界再次顯現大變革的前兆[14]

百年前的1913年,世界處于大變革的前夜。后起之秀的美國全面超越“日不落帝國”的英國,德國也躍升為歐洲強國。伴隨力量對比變化,爭霸的沖突也此起彼伏,歐洲列強之間的矛盾進一步激化,最終導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此后數十年,強弱消長、貧富轉移、利益沖突甚至國家戰爭紛至沓來。

時至今日,世界再次處于歷史變革的十字路口,全球力量分散化趨勢加快:一是由霸權國向多個力量中心分散;二是由國家為中心向非國家行為體分散。與此同時,世界經濟在遭受危機重創后動力不足,風險依舊;國際與地區紛爭、氣候變化、水資源短缺、能源安全以及糧食安全等跨界問題相互交織、疊加,國際局勢撲朔迷離。總體看,一方面全球政治、經濟版圖正在進行歷史性重組,而另一方面全球治理機制卻明顯滯后,其建設跟不上現實變化與時代要求。

換言之,全球的主要國際機制仍由擁有7億人口的發達國家主導,而正在崛起的30億人將日益在國際舞臺上占據重要地位,國際體系應當順勢而為,適應這一歷史性的力量轉移。

(二)財富與力量向東轉移,重塑未來的國際格局

世界政治、經濟重心向亞太地區傾斜,亞洲世紀由遠而近,太平洋體系的崛起,推動著世界向扁平化發展,亞太地區將繼續吸引世界的目光,此處發生的變化將決定21世紀的國際秩序。

美國在該地區的一系列舉措就是較好的說明:全球力量部署“再平衡”,加快“重返”亞洲,旨在分享亞洲經濟發展的紅利,并試圖確保其全球霸權。

經過兩次金融危機洗禮之后,中國已是公認的世界經濟巨擘;相映成趣的是亞太地區的金磚國家、中等國家你追我趕,共同邁向現代化。中國早在1913年就是世界名列前茅的經濟體;但百年輪回,歲月流轉,如今的GDP世界“第二”蘊含著非凡的細節。歐洲列強在進入工業革命時,人口規模僅僅數千萬;即使美國,也不過帶領上億人進入工業革命。但是,今天中國是十足的超大規模體量,承載著13億人的希望與夢想。這樣一個龐大的群體在邁向工業革命時,無論釋放的能量,還是隨之而來的外溢效應,均是史無前例的,必將推動國際格局的演變。

(三)中國勇于承擔大國責任

經過30多年的高速發展,中國發展成為全球力量中心之一。這使中國站在新的基點上思考自己與世界的關系。對此,習近平說,中國人是講愛國主義的,同時我們也是具有國際視野和國際胸懷的。隨著國力不斷增強,中國將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承擔更多國際責任和義務,為人類和平與發展作出更大貢獻。[15]

當今世界充滿著機遇,也有不少矛盾與沖突,戰爭的陰霾揮之不去,強權政治、集團政治、新干涉主義你方唱罷我登臺。中國是負責任的大國,奉行獨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但在國際與地區熱點問題上,中國勇于承擔起大國責任,積極主持公道,伸張正義,捍衛原則,不謀私利。中國反對動輒訴諸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脅,反對顛覆別國合法政權,反對一切形式的恐怖主義,反對各種形式的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永遠不稱霸,永遠不搞擴張。

對一些違反原則的錯誤行徑,中國勇于說“不”就是負責任的表現。習近平在博鰲亞洲論壇開幕式上發表主旨演講說:“同心維護和平,為促進共同發展提供安全保障。和平是人民的永恒期望。和平猶如空氣和陽光,受益而不覺,失之則難存。沒有和平,發展就無從談起。國家無論大小、強弱、貧富,都應該做和平的維護者和促進者,不能這邊搭臺、那邊拆臺,而應該相互補臺、好戲連臺。國際社會應該倡導綜合安全、共同安全、合作安全的理念,使我們的地球村成為共謀發展的大舞臺,而不是相互角力的競技場,更不能為一己之私把一個地區乃至世界搞亂。”[16]

中國負責任不是為了取悅某些國家,看某些人的臉色行事,而是要看是否符合國際法和國際關系準則,是否符合中國人民和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否順應時代發展的潮流。2012年,一些國家打著“保護的責任”的旗號,試圖將“利比亞模式”強行復制到敘利亞,說白了就是通過武力搞政權更替,這跟“保護的責任”相去甚遠,對此中國不能輕易“背書”。利比亞的教訓殷鑒不遠。中國正是從維護聯合國憲章權威的考慮出發,在聯合國安理會涉敘利亞問題上投了反對票。盡管一些國家的目的沒達到,不高興,但事實證明,這恰恰是中國負責任的表現,因為我們不僅要講“保護的責任”,更要講“負責任的保護”。

中國將在國際和地區熱點問題上繼續發揮建設性作用,堅持勸和促談,為通過對話談判妥善處理有關問題做出不懈努力。

(四)中國國際視野源于自身發展的效應

中國日益展現其全球視野、關注人類命運的情懷,致力于在21世紀建立可持續發展的國際新秩序,優化全球經濟的治理模式。

中國改革開放的歷程就是一個不斷整合世界的歷程,不斷調適世界的歷程,不斷擴大利益共識的歷程。這必將改寫中國與世界的關系。2012年12月5日,習近平總書記與在華工作的外國專家座談時指出:“國際社會日益成為一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運共同體。面對世界經濟的復雜形勢和全球性問題,任何國家都不可能獨善其身、一枝獨秀,這就要求各國同舟共濟、和衷共濟。”[17]

中國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在爭取可持續發展領域做出了巨大努力。中國在國際金融危機中的表現可圈可點,不僅積極優化自身經濟發展模式,還積極參與全球經濟治理,在二十國集團中發揮重要作用。盡管中國仍是發展中國家,有大量貧困人口,但堅持向最不發達國家提供了力所能及的資金支持和技術援助,共同推動世界的平衡包容性發展。

上一頁 1 23下一頁
[責任編輯:鄭韶武]
標簽: 支點   中國   外交   贏得   阮宗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