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激情在线-天堂中文在线最新版地址-茄子视频破解永久ios-噜噜色图|www.bjxyzx.com

網站首頁 | 網站地圖

大國新村
首頁 > 原創精品 > 成果首發 > 正文

處在十字路口的中國經濟轉型(2)

——加快推進消費主導的轉型與改革芻議

擴大消費需求:能否有效促進投資增長?

我國是一個發展中大國,尤其是在西部,投資需求還是拉動經濟增長的重點。穩定投資是擴內需穩增長的關鍵。問題是最需要穩什么投資?投資如何才能穩住?如果投資仍然以“鐵公基”為主,難以對中長期的增長和轉型產生明顯的拉動作用。

以消費拉動投資。從短期看,消費增長是一個慢變量,投資對穩增長是至關重要的。從中長期看,投資要有效地轉化為消費,才能形成內在的增長動力。由此,使其不至于在保短期增長的同時,給中長期的經濟增長制造更多障礙,積累更多的結構性矛盾。實現擴大消費與增加投資的動態平衡,使投資的增長能夠反映社會需求結構變化的基本方向和客觀趨勢。

盡快改變投資結構。改變以重化工業和基礎設施為重點的投資結構。以政府為主導的投資模式,尤其是避免政府主導的投資扭曲市場供求關系。加大公益性項目的投資。比如,未來10年,估計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需要大概20萬億元的投資規模。未來5年,切實完成3600萬套保障性住房需要約4.68萬億元的投資;未來5年,按照一般的要求,環境治理需要至少5.4萬億元的投資。

加大消費供給能力的投資。例如,未來5年,我國文化產業增加值要由2.75%上升至5%是有條件的,預計需要4萬億元的投資。美國的文化增加值占它的GDP總量高達20%左右,韓國、日本是15%左右。從現實看,我國文化消費的供給結構和供給能力與城鄉居民的消費需求是不相適應的。

加大城鎮化建設的投資。例如,我國每增加一個市民,需要新增綜合投資10萬元。城鎮化率每年提高1~1.5個百分點,需新增1500~2000萬人,年綜合投資在1.5~2萬億元左右。從人口的城鎮化來看,對拉動城鎮化的投資需求很大。

關鍵在于優化投資結構。投資需求增長會給社會資本帶來巨大的投資空間。優化投資結構一個很重要的方面就是以政府投資帶動社會資本的投入。初步估計,新增投資的70%左右需要社會資本投入,未來的發展需求給社會資本投入提供了巨大空間。

支持鼓勵社會資本進入公益性領域和壟斷行業。促進民間資本進入金融、能源、交通和社會事業等領域,這不僅能緩解經濟發展的困難,而且還能夠提高投資效率,改善經濟結構。“新36條”的出臺表明,當前民營經濟發展的主要障礙既有“政策玻璃門”的阻礙,更有“利益玻璃門”的阻力。壟斷行業的行業利益相當普遍,這種局面不打破,有了好的政策也很難使社會資本進入壟斷性行業。

推進消費主導的經濟轉型:是否需要改變國有資本配置的格局?

如果沒有國有資本投資結構的改變,社會資本想進入壟斷行業很困難。在公共產品短缺取代私人產品短缺成為社會經濟生活中的突出矛盾的特定背景下,國有資本到底應當扮演什么角色?應當說,國有經濟在做大總量上功不可沒,今天在加快消費主導的經濟轉型中,國有資本如何發揮有效作用,有賴于國有資本配置格局的改變。

以公益性為目標推進國有經濟的戰略性調整。國有資本不能等同于一般的社會資本,哪里有盈利就往哪里去。2003年~2008年的5年間,國有資本在房地產領域擴張年均增長33.5%。2009年,129家央企中超過70%以上的企業涉足房地產。到2011年末,央企開發建設的保障性住房僅占總額的13%~15%。

把公益性作為優化國有資本配置的戰略目標,有利于調整經濟結構,有利于推進消費主導的經濟轉型。把國有資本主要配置在公益性領域,是進入公共產品短缺時代、社會需求結構變化升級的客觀要求。在公共產品短缺成為突出矛盾的背景下,國有資本滿足全社會的需求,對消費主導的經濟轉型意義重大。把國有資本主要配置在公益性領域,是把國有資本更多地投向關系國家安全、國民經濟命脈和民生保障的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

加快國有資本的公益性回歸。適應國家產業結構轉型升級的要求,調整投資結構,使新增國有資本投資主要配置在自然壟斷領域、公共產品領域以及事關國計民生和國家安全的戰略性領域。國有資本逐步從一般競爭性領域退出,重點轉移到公共產品領域。把競爭性領域的國有資本,集中配置在事關中長期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增長的能源、資源和高科技等新興戰略產業,充分發揮國有資本的優勢,支持國有資本參與更高層次的國際競爭,以提升國家競爭力。對確有必要保留在其他競爭性領域的國有資本,要提高收租分紅比例,并將收租分紅收益主要投入到社會公益領域,使城鄉居民直接受益。如果國有資本的收支分紅比例能夠在未來5年切實提高到25%左右,將會有幾萬億資金,能大大彌補養老資金的缺口。

加快壟斷行業改革。對改革嚴重滯后的鐵路、鹽業等行業,盡快實現政企分開、政資分開。對電力、電信、石油、民航、郵政等行業,應將自然壟斷和競爭環節切實分開,在自然壟斷環節強調國有資本主導,在競爭性環節對民營經濟放開。對城市公用事業,要盡快健全特許經營制度,形成合理的價格形成機制,積極引導社會資本參與。要實現經濟的可持續增長,需要60%~70%的投資來自社會資本,只有社會資本的投資成為主要部分,才有可能使投資適應于消費主導的轉型,使投資繼續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重要基礎。

上一頁 1 23下一頁
本文導航
[責任編輯:凌霄漢]
標簽: 中國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