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激情在线-天堂中文在线最新版地址-茄子视频破解永久ios-噜噜色图|www.bjxyzx.com

網站首頁 | 網站地圖

大國新村
首頁 > 原創精品 > 核心期刊 > 論點摘錄 > 正文

李雋:金磚國家改變世界金融格局

美聯儲高官曾放言,美聯儲維護的是美國的利益,其他國家只能適應。美聯儲、華爾街、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等都是美元霸權的組成部分,新興市場國家要改變被動局面,除了加強自身經濟建設之外,還需要在制度上取得突破,真正對美元霸權進行制衡。9月,圣彼得堡G20首腦峰會的一個重大突破就是金磚國家的金融貨幣合作取得了制度化的成果。自今年3月金磚國家首腦達成建立外匯應急安排和金磚國家開發銀行的承諾后,這兩項制度會以更快的速度落地。這對于金磚國家積極參與國際金融治理,推動國際金融體制改革,擴大金磚國家之間以及其與世界其他國家間的經濟合作有著深遠的影響和意義,新的區域性金融合作將在未來的國際金融體制中扮演更為重要的角色,并成為原有的單一國際貨幣體系和全球金融治理中一個積極的補充。

金磚國家開發銀行的優勢

金磚國家經濟的崛起,增加了其參與國際金融體制治理的信心,打破發達國家壟斷國際金融格局的決心。外匯儲備雄厚的金磚國家逐漸開始扮演起國際貸款人的角色,成為國際金融市場上除了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以外,新的、跨區域的、低成本資金的提供者。

首先,對于在國際結算中,促進人民幣和盧布國際化,減少對美元和歐元的依賴,金磚國家開發銀行的建立提供了一個實施的平臺,增強了抵抗西方發達國家債務貨幣化,攤薄債權國利益的風險能力。根據《中國統計年鑒》和聯合國貿發會議的統計,2003年至2011年,中國和金磚國家的貿易額從365億美元增長到2828億美元。自2008年起,中國是印度第一大貿易伙伴,印度也是中國在南亞最大的市場。自2009年中國成為巴西的第一貿易合作伙伴,巴西也是中國第十大貿易伙伴。2010年中國成為俄羅斯第三大貿易伙伴。2009年南非是中國在非洲的第二大貿易伙伴,中國是南非的第一大貿易伙伴。近年來隨著西方國家金融危機和歐債危機的發生,美元匯率波動頻繁,貶值幅度加大,金磚國家相互之間如此大的貿易規模,催生了其必須盡快選擇更為安全的貿易結算方式,作為其分化美元作為單一結算貨幣的風險。

其次,由于近年來西方國家經濟的大幅衰退,消費者需求明顯下降,特別是美國過度消費的下降,使得長期以來把出口作為經濟增長導向的金磚國家,開始把相互之間的深度實體經濟合作及拉動內需作為一個新的啟動引擎。金磚國家銀行在本幣支付和出口信貸上能夠立竿見影地幫助實現這樣的經濟增長轉型,為金磚國家之間的貿易合作起到穩定擴展的作用,甚至于能夠改變以往金磚國家為了獲得美元硬通貨,而不得不陷入的優先發展與發達國家貿易的飲鴆止渴的惡性循環。

再次,對于基礎設施投資的資金增加供應,是金磚國家開發銀行未來運營的一個最為主要的投資方向。巴西新發現的石油儲備大多在邊遠的鄉村地區,落后的基礎設施建設一直是其擴大石油出口的瓶頸。印度雖然是全球第二人口大國,但始終未能充分享受人口紅利,低廉的勞動力價格被其非常落后的基礎設施建設所抵消,100公里路程要車行6個小時的困境,使得外國直接投資的規模長期處于低迷而徘徊的狀態。俄羅斯在遠東西伯利亞豐富的天然油氣資源,是俄羅斯實現大國夢的支撐,然而“遠東大開發”計劃的成功,完全依賴于是否有足夠的資金鋪設油氣管道,將遠東的能源運往中國、印度、韓國和日本。顯然,金磚國家銀行的建立,將為巴西、印度和俄羅斯的投資提供堅實的資金保障。

最后,在2011年10月12日,中國、巴西、俄羅斯、印度和南非的證券交易所在南非成立金磚國家證券交易所合作聯盟,在彼此市場上掛牌買賣。這標志著金磚國家開始從相互之間的實物貿易上升到了資本合作層面。金磚各國除南非以外,都是以出口為增長導向,位列全球前十大的外匯儲備國,但是四國在國際金融市場中仍然處于弱勢,消費性金融產品缺失,儲蓄轉化為投資的通道狹窄,它們在國際金融市場上的影響力遠不能和其在實體經濟中的規模相提并論。金磚國家開發銀行的建立,對于增強金磚國家的金融制度國際化,改變本幣交易的信任度和結算偏好,提高金磚國家之間金融產品合作的成熟度,有著未雨綢繆的意義。

“硬實力”是話語權的基礎

西方國家普遍認為金磚國家銀行的建立是對現行國際金融體系的一個沖擊,是對西方所主導的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的一個挑戰,是金磚國家企圖對當前西方國家主導的國際金融治理的一個侵蝕。對于金磚國家開發銀行未來發展持悲觀態度,并斷言金磚國家開發銀行和現有的區域性銀行,例如:亞洲開發銀行,美洲開發銀行和非洲開發銀行沒有太多的實質性差別,也無法為國際金融治理帶來新的變革。另一方面,西方國家又對中國和俄羅斯等國對非洲和其他發展中國家提供的無條件經濟援助橫加指責,認為這顛覆了歷來西方國家通過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的援助進而將附加的政治和經濟條件一并打包送出的做法,相對減弱了西方國家在發展中國家的影響力。

西方國家習慣于夸大價值觀和意識形態在國際秩序建立中的作用。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增長聯動、利益融合是一個趨勢,意識形態的影響力,更多地讓位于一國在國際秩序中的整體實力,或者直截了當地說,“軟實力”是依附于“硬實力”的,并且隨著“硬實力”的衰退而遞減。西方國家的“軟實力”,受到美國“次貸危機”和歐盟的“歐債危機”的沖擊,正處于這樣一個下降通道中,在傳統制造業領域,甚至出現了類似美國是“低成本國家”的譏諷的聲音。金磚五國有一個更為深層的,也許是西方國家故意避而不談的根本共性就是:除了俄羅斯,其他四國都曾飽受了西方國家的欺凌,而俄羅斯則是長期被西方國家孤立和打壓的冷戰對象。金磚國家之間是一個平等發展的伙伴關系。由此而衍生的一個顯而易見的金磚國家的交集就是:都希望憑借各自增長的“硬實力”,增加在國際金融新秩序的話語權。

我們承認,金磚各國彼此還有許多不同的利益訴求,然而,金磚國家開發銀行的建立是一個現實而具有遠見的創新,正如德班峰會所指出的“缺乏長期的融資和外國直接投資是建立金磚國家開發銀行的主要動因,金磚國家機制性的架構,尤其是它的支付結構,將展示出它有別于其它區域性銀行的特點,從而建立新的南南合作的模式”。金磚國家為主體的金融貨幣合作機制,最終將會改變當下世界的金融格局,而近期至少會增加金磚國家在爭取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投票份額時的籌碼。(作者單位:復旦大學國際關系與公共事務學院國際政治系)

[責任編輯:武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