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筑牢共同思想基礎這道防線
改革開放以來的實踐無可辯駁地證明,我們找到了一條國家發展的正確道路,這條道路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沿著這條道路走,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實現這個目標。這個時候,我們怎么能聽任錯誤思潮搞亂黨心民心,使國家大好的發展勢頭受到干擾甚至破壞?
中國獨特的文化傳統、獨特的歷史命運、獨特的基本國情,決定了我們必然要走適合自己特點的發展道路。近代以來,君主立憲制、多黨制、總統制等都在中國嘗試過,結果都行不通。只有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實際結合起來,找到了實現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國家富強和人民幸福的正確道路。中國這幾十年的發展成就,在整個人類發展史上都堪稱奇跡。當今世界,要問哪個政黨、哪個國家、哪個民族有理由自信,那中國共產黨、中華人民共和國、中華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歷史和現實都證明,我們的道路、理論、制度,有著自己的鮮明特色和顯著優勢,沒有任何理由讓我們推倒重來、另起爐灶。
馬克思主義也好,社會主義也好,能夠在中國取得勝利,關鍵就是我們黨緊密結合中國實際加以運用,不斷推進其中國化。如果全盤照搬西方的洋辦法,只會水土不服,注定要失敗。美國為什么熱衷于向世界輸出民主?事實是,以競爭性選舉為主要游戲規則的西方民主,被移植到非西方國家和地區后,帶來的往往是社會分裂、族群對立、政治紛爭不斷、政局動蕩不已、政府軟弱無力,而選舉規則賦予政府形式上的合法性,使其又不至于完全崩潰。這是西方民主的內在機制使然,被稱作“民主陷阱”。世界上多一些內部紛亂、軟弱渙散而又不至于徹底崩潰的國家,最有利于美國稱霸世界,最符合西方壟斷資本的需要,這就是問題的實質。這個事實也印證了一個邏輯:西方民主如果真的是好東西,如果真的像有些人說的那樣“能使中國繁榮和強大起來”,那西方反華勢力會這么起勁地向中國輸出嗎?美國的高科技是好東西,可是我們花錢買它都不賣。
各國發展經驗表明,一個國家的現代化進程大體都會經歷這樣的階段:從低收入向中等收入邁進的階段,是經濟起飛、擺脫貧困的階段,經濟高速成長,國民普遍受惠,社會欣欣向榮;從中等收入向高收入攀登的階段,是經濟社會結構發生深刻變動的階段,既是發展機遇期,也是矛盾凸顯期,既可能因舉措得當促進經濟順利轉型和社會平穩發展,也可能因應對失誤導致經濟徘徊不前和社會長期動蕩;高收入階段就是發達階段,現代化得以實現,經濟社會發育成熟,在一個更高平臺上運行。我國已跨入中等收入國家行列,正處于從中等收入向高收入攀登的階段,許多復雜的經濟、社會、政治和技術挑戰接踵而至,各種社會矛盾和問題相互疊加、集中呈現。對問題應該理性看待:第一,這些問題大都是發展中的問題,是發展起來以后凸顯的問題。收入差距拉大,是總體小康基礎上的拉大;城鄉區域發展不平衡,是一部分地區先發達起來以后的不平衡;人們抱怨看病難、看病貴,是因為生活水平提高了,健康意識增強了,對醫療服務質量的要求更高了;交通擁堵、大氣污染,是進入“汽車社會”、人們環境意識大大增強后凸顯的問題;高房價問題,也是流行大戶型、追求一步到位、住房自有率過高下出現的問題,等等。既不能因為這些問題就否定我們取得的發展成就、否定我們走過的發展道路,更不能退回到發展前的老路上去。第二,黨和政府對問題看得很清楚,對群眾訴求給予積極回應,正在采取措施逐步加以解決。就拿反腐敗來說,看看紀檢監察機關公布的查處案件數量,看看這些年一個個涉貪落馬的高官名單,再比比“透明國際”清廉指數排名榜上與中國有可比性國家的表現,世界上哪個國家有中國這樣的反腐敗力度?解決問題需要時間,解決發展起來出現的問題很可能比發展所用的時間更長,急于求成是不切實際的。
發展中出現的問題,只能通過腳踏實地的改革發展來解決。我們需要加大改革力度,但決不能改掉我們的根本制度、另起爐灶,那樣只會帶來大折騰、大動亂,最終葬送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成果;我們需要發展民主,但既不能搞多黨競爭那種西方式“大民主”,也不能搞“文革”那種中國式“大民主”,那樣只會導致政黨林立、政局動蕩、社會分裂以致國無寧日,既解決不了腐敗問題,也解決不了貧富分化問題,大量緊迫的國計民生問題也會因政治紛爭被放到一邊,結果只能是禍國殃民。越是矛盾凸顯、問題多發,越需要堅強有力的政治領導,越需要有權威的政府和高效率的施政,越需要集中統一、政令暢通。中國只有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依靠黨和人民的堅強團結,依靠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優勢,才能在保持大局穩定的前提下,扎扎實實推進國家各方面制度的改革完善,迎來更加光明美好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