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激情在线-天堂中文在线最新版地址-茄子视频破解永久ios-噜噜色图|www.bjxyzx.com

網站首頁 | 網站地圖

大國新村
首頁 > 原創精品 > 核心期刊 > 論點摘錄 > 正文

劉俊榮:既要講醫德 也應講“病德”

近來,因為廣州和溫嶺的兩起傷醫事件,醫患沖突再次被推到風口浪尖。和諧醫患關系的構建固然需要醫者堅守高尚的醫德,張揚以病人為中心、救死扶傷的人道主義精神,但是如果沒有安定的執業環境,沒有病人及其家屬的支持、理解與配合,醫患和諧只能是一句空話,最終結果只能兩敗俱傷,既不利于醫者也不利于病人。因此,我們在呼喚“醫德”的同時,患者也不要忘了自己就醫時的“病德”。

所謂“病德”,就是病人及其家屬在對待疾病問題和就醫時所應具有的道德。公允地說,現實中不少病人,在就醫過程中只強調醫者應如何待己,卻忽視了自己應如何對待醫者,缺乏應有的“病德”。

一般說來,“病德”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其一,正確對待疾病的科學態度。醫療服務不同于一般的商業服務,它不能完全以服務結果的好壞為標準;其二,文明、良好的就醫行為。病人是人,醫者也是人,都希望得到肯定、鼓勵和尊重。沒有良好的執業環境和愉悅的心情,就不可能有高質量的醫療服務;其三,信任、理解的正常心態。病人就醫應以信任醫者為前提,沒有患者對醫者思想上、技術上的信任,正常的醫療活動就難以進行。在當前醫患關系仍然緊張的背景下,部分病人或家屬總是抱著懷疑的心態看待醫者的檢查和治療。在這種心態的驅使下,要么是抱怨、責難、挑剔醫者,要么是請吃送禮討好醫者,其結果勢必進一步加劇醫患之間的不信任。

總之,醫與患作為醫患關系的當事主體,需要彼此尊重、相互信任。只有這樣,才能最終戰勝病魔,實現醫患雙贏。為此,我們呼吁有關政府部門盡快出臺《醫患道德公約》,并建議在醫療活動中醫患雙方共同簽署“醫患道德公約”責任書,以規范醫方的診療行為和患方的就醫行為。

[責任編輯:武潔]
標簽: 俊榮   醫德   應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