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安全是國家經濟安全的核心問題。保障國家經濟安全,關鍵是提升產業競爭力,保障產業安全。低碳經濟是一場涉及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價值觀念、國家權益和人類命運的全球性革命。當代中國,把握產業轉型的綠色化趨勢,構建綠色產業安全戰略具有重要意義。
低碳時代產業安全面臨的巨大挑戰
隨著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為標志的全球化的“低碳革命”的興起,我國低碳產業安全面臨巨大的挑戰。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減排壓力有增無減。碳排放所引發的氣候變化和環境污染已對全球生態系統造成了不可逆轉的后果,成為事關人類生存的現實問題。就我國而言,目前GDP占全世界的10%,而碳排放量占全世界的25%。作為負責任的大國,中央政府作出了到2020年碳強度比2005年降低40%~45%的承諾。落實這一重要舉措,目標任務艱巨,必將對宏觀經濟和產業安全產生重要而深遠的影響。傳統的經濟增長方式無以為繼,迫切需要培育以低碳產業為主的,消耗比較低、污染比較少、技術含量高的新型產業。
碳匯市場尚不完善。在《京都議定書》框架下,全球探索了市場機制解決溫室氣體減排問題的新路徑,形成了碳匯市場。作為一種新機制,碳匯市場將發展成為全球規模最大的商品交易市場。據預測,全球碳交易市場2020年將達到3.5萬億美元。從制度設計而言,碳匯市場是一種雙贏機制,但國際碳匯市場的碳補償機制、碳排放權交易制度與國際碳市場尚待完善。從國內而言,各省市也處于各自為政的探索階段。碳匯市場的不完善將不利于低碳產業的健康發展。
綠色壁壘越壘越高。綠色壁壘作為國際貿易保護組織的一種新形式,構成了國際市場新的貿易保護網,對一些影響生態環境的進口產品加征額外的關稅,制定嚴格的強制性的環保技術標準、衛生檢疫標準,限制外國商品進口,損害發展中國家的利益。在西方發達國家的主導下,借助科技領先優勢,以保護環境為理由,形成了綠色關稅、綠色技術標準、綠色檢疫等形式多樣的綠色壁壘。隨著綠色壁壘門檻的不斷抬高,我國低碳產業發展的壓力與日俱增。
產業轉型的綠色化趨勢
低碳時代產業發展面臨新的機遇,新一輪產業革命與轉型正在醞釀和形成。
綠色能源引領新經濟革命。人類正處于新經濟革命的前夜,其核心內容是云計算、3D打印機、工業機器人、網絡協作化生產服務。以可再生能源為基礎的綠色能源革命,是引領新經濟革命的先導產業。可再生能源與IT產業的結合是低碳型產業創新的一大特點。節能領域已經成為信息通訊技術的一個全新應用領域。
綠色科技引領后工業化創新方向。后工業化時代的顯著特征是服務型產業占主導,特別是以綠色科技為支撐的信息技術將主導經濟轉型。綠色科技戰略地位高、更新快,具有與高新技術關系密切、戰略性顯著、成套技術、創新性強等特點,將引領后工業化時代的創新方向。
生態化農業建設全面推進。現代農業是采用現代科學技術、運用現代工業裝備、推行現代管理理念和方法的農業綜合體系。生態化是現代農業發展的顯著特征,具體表現在規劃、生產技術、經濟、管理及農業主體經營意識的生態化。現代農業的生態化是實現農業經濟高效、農業產業安全的必然選擇。
新第三產業的蓬勃興起。文化創意產業被視為“新第三產業”,其以文化和創意融合為基礎,以知識產權為法律保障,以數字化手段為技術保障,是引領當代人類發展新領域和新經濟革命的重要內容。在文化創意理念驅動下,新的工業和服務業已經取代傳統產業成為經濟發展的新動力,并催生了新的市場規則和生產規則,逐步成為全球知識經濟的核心產業。
綠色金融方興未艾。綠色金融作為低碳產業鏈的核心部分,向產業鏈的前后兩端縱向延伸性很強,是對傳統金融的延伸和擴展,是現代金融發展的必然趨勢。以綠色金融觀念關注產業發展,運用金融杠桿為綠色產業發展提供相應的金融服務,促進傳統產業的生態化和新型綠色生態產業的發展。綠色金融的發展潛力主要集中在低碳產業、能源、技術和金融交易等方面。
應積極構建綠色產業安全戰略
黨的十八大報告強調著力推進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空間格局、產業結構、生產方式、生活方式。要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必須抓住第四次綠色工業革命的契機,積極構建中國綠色產業安全戰略。
轉變觀念、完善戰略。國家利益和產業安全在經濟全球化中因國家競爭而越來越突出,必須從國家利益的戰略高度來認識產業安全的重要性。低碳經濟時代產業安全形勢日益嚴峻,產業綠色化發展趨勢日趨明朗,我們必須轉變觀念,從國家層面制定新興產業發展規劃,完善綠色產業安全戰略。
抓住機遇、占領高點。國家的產業安全的根本問題是核心的技術控制,技術創新將催生新一輪的產業革命。全球新產業競爭的制高點是新能源,發達國家利用擁有的技術優勢和產業優勢,在低碳經濟中占據主導地位。要緊抓機遇,在以綠色、智能和可持續為特征的新高科技革命中,占領制高點,奠定未來產業安全的基礎。
推動創新、完善機制。要加強創新體系建設,不斷優化宏觀政策環境,構造和完善微觀經濟基礎,建立以市場為基礎的政策支持體系,著力培育清潔發展市場,創新金融支撐體系,積極開展國際合作,為新興戰略性產業發展提供良好的體制機制環境,加強配套法律體系的建設,避免產業安全管理的短視性、任意性和無序發展的情況。
參與游戲、制定規則。生態文明時代,世界各國正在角力全球范圍財富競爭的游戲規則的話語權。西方發達國家圍繞著碳排放權試圖構造的碳金融市場體系,對國際金融體系的影響日益明顯,構建完善的綠色金融體系是中國參與推進國際金融體系改革的重要契機。要積極參與到綠色產業競爭規則的制定中去,爭取更多的話語權。
![](http://img.rmlt.com.cn/templates/rmlt2013/img/rmlt_logo.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