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激情在线-天堂中文在线最新版地址-茄子视频破解永久ios-噜噜色图|www.bjxyzx.com

網站首頁 | 網站地圖

大國新村
首頁 > 原創精品 > 學術視野 > 經濟 > 正文

高培勇:筑牢國家治理的財政基礎和財政支柱

通讀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公報,可以發現,有關財稅體制改革的內容特別引人矚目。深化財稅體制改革不僅作為全面深化改革系統部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而且還被提升至關乎“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戰略高度,被賦予了“國家治理的基礎和重要支柱”的特殊定位。在新中國的歷史上,這絕對是第一次。

財政是國家治理的基礎

隨著我國國力和現代化水平的迅速提升,國家面臨的國際形勢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錯綜復雜,面對的國內改革發展穩定任務也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艱巨繁重。這些都對我國現實的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提出了嚴峻挑戰。正是基于這種判斷,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被明確界定為當前這一場全面深化改革戰役的總目標。

實現國家治理的現代化,當然要從筑牢其基礎做起。財政即是國家治理的基礎,因為在任何經濟社會和任何發展階段,國家治理的主體都是政府,財政則是政府履行職能的基礎所在。

政府做任何事或從事任何活動,都是要花錢的,都要以花錢為條件。政府所花的錢,來自財政支出的撥付。政府要花錢,就要籌錢,就得有錢的來源。政府所籌措的錢,構成了財政收入。這一收一支之間或財政收支的過程,實際上便是作為國家治理主體的政府履行職能的活動。沒有財政支出的撥付,沒有財政收入的籌措,就不可能有政府職能的履行,也就不可能有國家治理的實現。可以說,財政與政府、財政與國家治理如影隨形、亦步亦趨,系密不可分的統一體。此其一。

相對于其他方面的政府職能,財政職能所具有的一個特殊品質或突出特點,就在于其最具“綜合性”——覆蓋全部、牽動大部。由于財政收支既是所有政府活動的基礎,又是連接政府和家庭企業最直接的紐帶,牽住了財政職能這個牛鼻子,順藤摸瓜,就等于抓住了政府職能履行、國家治理實現以及整個經濟社會運轉的全部內容。此其二。

政府的收支活動要遵從一定的制度規范來進行。圍繞政府收支所形成的一系列財政制度安排,它的優劣不僅直接決定著財政職能的履行狀況,而且事關所有政府職能的履行狀況,進而決定著國家治理體系的運行狀況和國家治理的實現水平。所以,財政制度的現代化與國家治理的現代化息息相關。它們之間彼此依存,互為表里。只有打下了現代財政制度的堅實基礎,才可能收獲現代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成果。此其三。

上一頁 1 2下一頁
[責任編輯:鄭韶武]
標簽: 高培勇   財政   支柱   基礎   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