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激情在线-天堂中文在线最新版地址-茄子视频破解永久ios-噜噜色图|www.bjxyzx.com

網站首頁 | 網站地圖

大國新村
首頁 > 經濟金融 > 宏觀大勢 > 正文

小微企業的融資困境與出路(2)

小微企業融資困境的出路

在理論上,有學者從信息經濟學和制度經濟學的角度對其進行探討,形成了信貸配給理論、企業成長周期理論、金融結構理論等。在實踐上,西方發達國家取得了為小微企業進行融資的成功經驗。從這些理論和發達國家的經驗中,我們可以得出一些有益的啟示。

完善小微企業金融服務體系。在我國,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在很大程度上是以盈利為目的的企業。隨著金融市場的發展,金融業競爭加劇,各種大中型企業所謂的優質客戶已經被瓜分殆盡。如何占有市場成為我國金融業未來發展的方向。對于遍地可見的小微企業,無疑將成為各種金融機構競爭的對象。由于小微企業規模小、數量大,涉及的行業領域廣,在融資需求上具有數量少、速度快等特點,這就決定了金融機構必須轉變傳統融資觀念,樹立“以客戶為中心”的金融服務理念,根據小微企業不同發展階段的金融需求特點,整合多種金融資源,為小微企業提供融資、結算、理財、咨詢等全方位的綜合性金融服務,最大限度地滿足小微企業的融資需求。打造獨特的小微企業信貸文化,加強金融機構的服務意識和社會責任意識,切實推動小微企業的發展。

完善小微企業金融服務體系,就是要求金融機構針對小微企業的特點進行專業化經營與服務。加強規范管理,完善金融機構的結構,形成小微企業融資金融市場主體多元化格局。不斷拓展金融機構服務空間范圍,向小微企業集中的區域延伸服務網點,為其提供便捷靈活的金融服務。不斷提高審批效率,簡化放款流程,縮短決策鏈條,爭取做到當天受理、當天審批、當天放款,充分滿足小微企業融資需求。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加強各大金融機構之間的交流與合作,通過數據庫創庫技術收集、記錄小微企業的全面的經營活動,充分了解小微企業的金融需求信息,在風險控制、貸后管理等方面不斷創新合作,確保小微企業快速、穩健發展。發展小微企業融資中介服務體系,為小微企業擔保、抵押、財務管理等方面提供全方位的服務。深入基層,充分利用人緣、地緣優勢,融入客戶社區;積極拜訪客戶,了解客戶需求,為小微企業發展中所遇到的資金難題出謀劃策,幫助小微企業發展。

構建小微企業多元化融資渠道。近年來,我國開始大力建設中小企業金融支持體系,初步形成了包括銀行體系、資本市場、創業投資等在內的多種融資渠道。從目前融資現狀來看,許多小微企業經常面臨資金鏈斷裂等情況。因此,需要在繼續完善既有融資途徑的基礎上,整合各種金融資源,優化社會融資結構,建立多層次融資體系,不斷拓寬小微企業融資渠道,保證小微企業合理融資需求得到滿足。

首先,繼續加強和完善內源融資。小微企業規模小,一般都拿不出像樣的抵押物,由于缺乏公開的、易于傳遞的信息,缺少能夠顯示其類型的工具和信號,導致外部投資者對小微企業項目投資熱情不高。因此,除少數小微企業能夠獲得銀行貸款外,絕大多數小微企業只能依賴于內源融資,其中最主要的方式有自有資金、向親朋好友借款、民間集資等幾種。為降低內源融資法律風險,在法律上可以適當放寬民間借貸的限制條件,明確民間融資的法律范圍。

其次,鼓勵銀行體系對小微企業進行融資。現階段,國家掌握金融資源,國有獨資商業銀行、國有政策性銀行占領了我國金融市場的絕大部分。當國家大力支持發展小微企業時,我國銀行應該擔當起振興經濟、改善民生的社會責任。要完善金融機構內部管理體制,設立小微企業專業化的經營管理部門,圍繞小微企業服務制定政策、開發新產品。改變傳統單戶營銷、個案審批的信貸方式,采取系統化、模型化、批量化的方式,創新設計標準化服務流程,降低融資成本和風險。

再次,加快發展民營金融機構。由于小微企業自身發展不確定、信息相對封閉、資產抵押能力弱等局限,小微企業從國家正規金融機構獲得融資時面臨較大的約束。加快發展民間金融機構,鼓勵民間資本投資入股金融機構和參與金融機構重組改造,支持設立與發展小額貸款公司、融資性擔保公司,嘗試由民間資本發起設立自擔風險的民營銀行、金融租賃公司和消費金融公司等金融機構。民營金融機構貸款時,免抵押、免擔保,貸款額高,程序簡單,很好地適應了小微企業的融資需求,豐富了小微企業融資渠道,也為優化社會融資結構、建立多層次融資體系起著重要作用。

最后,推進信貸資產證券化發展。信貸資產證券化是介于直接融資模式和間接融資模式兩者之間的一種創新的融資模式,它將原本不流通的金融資產轉換成為可流通資本市場證券,為投資者提供儲蓄替代型證券投資品種。通過信貸資產證券化常規化發展,盤活資金支持小微企業發展和經濟結構調整,引導社會資金投入到小微企業,既可拓寬開發性金融的融資渠道,也可提高資金的運用效率。

不斷強化小微企業的融資監管。對小微企業融資進行監管的目的,在于防范金融風險的發生,維護金融秩序穩定,保障金融體系的運行安全,保證小微企業依法獲得資金支持。由于小微企業處于劣勢地位,在融資過程中遭受諸多不合理待遇的情況經常發生。

首先,規范商業銀行小微企業貸款收費。在小微企業融資過程中,金融機構經常需要其多繳納一部分費用。這大大增加了小微企業的融資成本,成為小微企業發展過程中所面臨的最大障礙。因此,應該嚴格制定和執行有關規定,除銀團貸款外,商業銀行不得對小微企業貸款收取承諾費、資金管理費,嚴格限制對小型微型企業收取財務顧問費、咨詢費等費用。

其次,加強對民營金融機構的監管。嚴格要求民營金融機構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對小微企業進行融資,不得乘人之危對急需貸款的小微企業索取高于法定的利率和報酬。支持地方政府加強對小額貸款公司、融資性擔保公司的監管,對非融資性擔保公司進行清理規范,引導融資性擔保公司健康發展,保證小微企業融資依法有效進行。

再次,加強對小微企業資金用途的監管。要建立小微企業貸款風險評估機制,根據小微企業的貸款品種、擔保檔次、信譽度、貢獻度等指標確定貸款利率,實施“一戶一價”,將微企業融資的風險降為最小。要幫助小微企業建立內部財務制度,保證貸款資金按照貸款用途使用,防范貸款資金流失。要優化小微企業分類監管機制,金融機構針對不同類型、地域、業務的小微企業,實行差異化管理,建立相應借貸評估體系,為小微企業的發展提供廣覆蓋、差異化、高效率的金融服務。

(作者單位:重慶市社會科學院;本文系重慶社會科學院青年研究基金項目“重慶市小微企業初創環境優化及政策創新研究”階段性成果)

【注釋】

①路曉靜:“中小企業融資探討”,《中國商貿》,2011年第23期。

②④⑤楊再平,閆冰竹,嚴曉燕:《破解小微企業融資難最佳實踐導論》,北京:中國金融出版社,2012年,第88~117頁。

③張文彬:《小微企業融資信貸問題研究》,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12年,第21頁。

責編/王坤娜

上一頁 1 2下一頁
標簽: 出路   困境   融資   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