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主義社會核心價值體系
封建社會末期,商品經濟的發展促進了社會自然經濟的解體,同封建制度的地方特權、等級制度和人身依附相矛盾的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和制度在經過工業革命后最終得到確立。資本主義是人類社會進步的歷史產物,其核心價值體系是:“自由”、“平等”、“博愛”、“民主”、“人權”等價值觀念。18世紀末法國資產階級大革命中誕生的《人權宣言》對資本主義價值觀的核心作了較為完整的表述,強調資本主義是資本為主的社會制度,主張尊重資本和財產私人所有,任何人不得非法侵占。私有制是資本主義最主要的內容,資本主義核心價值觀在一次又一次的資產階級革命中得到完善。
在如何對待資本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問題上,我們既主張辯證對待、大膽借鑒,同時又主張徹底批判、實踐超越。資本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缺陷,并不在于資本主義核心價值觀本身,而在于它的資產階級性質及其抽象的人性論、虛偽性和欺騙性,實際上資本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所提倡的這些價值觀并不是資本主義所獨有的,無產階級和社會主義把它還以人類共同的文明成果與價值認識的本來面目,在真正意義上實現了這些價值觀念,更具有真實性、唯物性和現實性。
認真分析資本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所倡導的內容,我們不難發現:資本主義對政治和精神的統治,已經成為資本主義社會、經濟、政治和精神發展的嚴重障礙,隨著資本主義的深入發展,資本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容和涵義最終會被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容和涵義所替代,正如馬克思所預言的那樣,資本主義制度也會被社會主義制度所取代,只不過是一個慢長的歷史過程而已。
社會主義社會核心價值體系
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都是人類進步的歷史產物,是同處于人類社會發展過程中的兩大社會形態,是當代最主要的兩種價值觀,也是當代最基本的兩種社會制度。社會主義主張或提倡公共或是整個社會作為整體,來擁有和控制生產資料,其管理和分配基于公共利益,其特色為提倡由集體或政府擁有和管理生產工具,以及物質分配。中國是典型的社會主義國家,新中國成立后,從1956年開始步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并逐步形成了以計劃經濟和高度集權的政治體制以及以意識形態單一化為特征的社會結構,“集體主義”至上是計劃經濟時期的一元化核心價值觀,這種價值觀與當時的經濟發展水平極不適應,在這種價值觀的支配下,“平均主義”、“大鍋飯”現象嚴重,干與不干一個樣,干好干壞一個樣,干多干少一個樣,極大地阻礙了生產力的發展。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拉開了中國轉型的序幕,一元價值觀逐步被打破,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構建過程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也逐步清晰明朗起來。20世紀80年代初,意識形態領域開始大興“五講四美三熱愛”之風。2006年3月4日胡錦濤在第十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四次會議的民盟、民進聯組會上發表“關于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的重要講話中提出“八榮八恥”,提出這一價值觀的目的在于引導中國廣大干部群眾特別是青少年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2006年10月召開的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第一次提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科學命題。2007年10月召開的黨的十七大把這一科學命題作為一項重大戰略任務寫入十七大報告之中。2011年10月召開的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繁榮大發展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對這一科學命題又進行了重大理論創新,進一步確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基本內容是: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以“八榮八恥”為主要內容的社會主義榮辱觀。并強調指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興國之魂,是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精髓,決定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發展方向”。
縱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基本內容和內在結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不僅解決了當今世界代表社會主義陣營、占世界四分之一人口的中華民族在發展道路上舉什么旗、走什么路、實現什么樣的目標等重大現實問題,而且明確了為實現共同的奮斗目標,全體公民應當具備什么樣的精神風貌和行為規范等重要問題。因此,可以得出這樣結論:中國共產黨在人類社會發展的進程中,又一次發展創新了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進一步完善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體系。這一理論創新成果是源于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并吸收人類先進文化發展起來的,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廣泛的民眾基礎和時代特色,具有極強的科學性、民族性、時代性和開放性,是引領人類社會進步的寶貴精神財富。
(作者單位:中國環境管理干部學院)
【注釋】
①王瑩:“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鞏固共同理想道德基礎”,《河北日報》,2011年第11期。
②夏海軍,栗志剛:“建設國家文化軟實力的根本,構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江淮論壇》,2009年第4期。
③楊義芹:“共建共享和諧社會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湖北社會科學》,2007年第9期。
④高峰:“關于公民教育的馬克思主義解讀”,《思想政治研究》,2010年第12期。
⑤賈占軍:“網絡文化建設呼喚和諧價值觀念”,《新西部》,2009年第1期。
⑥黃士安,戴木才:“如何科學對待資本主義核心價值觀”,《光明日報》,2012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