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搞好國有企業思想政治工作是對社會主義企業的內在要求。為適應形勢的發展變化,更好地肩負起自身的歷史使命,國有企業黨建思想政治工作必須實行現代轉型即從要求型向服務型轉變、從政治型向文化型轉變、從灌輸型向互動型轉變和從單一型向綜合型轉變,為推動企業健康、穩定和持續發展做出積極貢獻。
【關鍵詞】轉型期 國有企業 思想政治工作 現代轉型
國有企業是社會主義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國有企業的發展,對于壯大國有經濟,鞏固公有制的主體地位,推動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是中國共產黨執政的物質基礎。切實做好國有企業思想政治工作,調動國有企業職工的積極性,贏得廣大職工的理解、信任和支持,是實現國有企業改革和發展目標的必然要求。
回顧江蘇省常州市國有企業三十多年來走過的路,可以看到,國有企業改革從擴大經營自主權開始,逐步沖破舊體制的束縛,從單純生產型企業向生產經營型企業轉變,從全民所有制企業改革成今天的國家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企業思想政治工作通過堅持不懈的努力,取得了顯著的成績:在企業內部樹立起了市場觀念、競爭觀念和效益觀念,并且這些觀念已經深入人心;企業的領導體制和運行機制得到了優化;思想政治工作的活動形式和內容增多,工作的針對性、實效性有所增強;企業黨建思想政治工作對推動企業改革和推動整個社會經濟發展發揮著重大作用。
但是,企業思想政治工作在逐步探索的過程中也面臨著多方面的困境。在市場經濟環境下,社會對思想政治工作的地位和作用的重要性存在著“說起來重要,干起來次要,忙起來不要”的情況①。公司制改革之后,思想政治工作的機構設置與新的企業組織架構不適應,導致思想政治工作部門的政治資源貧乏;傳統的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理論涵容量不足,無法及時解決企業現在面臨的新情況;思想政治工作隊伍現代性缺失,“人員老化,后繼乏人”②,再加上企業職工思想狀況多元化和輿論環境復雜化等,使得思想政治工作的潛力沒有充分發揮出來。面對著經濟全球化的浪潮以及市場條件、體制環境和競爭格局的不斷演化,國有企業面臨著越來越嚴峻的挑戰,這迫切需要國有企業加快自身的改革和發展,加快實現其思想政治工作的現代轉型,更好地肩負起自己的歷史使命。
理念上,從要求型向服務型轉變
過去,國有企業的思想政治工作主要是通過開會把黨的精神灌輸下去,說教比較多,要求比較多。隨著國有企業改革的進一步深化,政企逐步分開,國有企業作為獨立的法人,其主要目標就是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實現自身的利益最大化。此時,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任務是以企業發展為中心,為生產經營服務。因此必須在提高思想政治工作隊伍的服務意識和服務水平上下工夫,為推動企業健康、穩定和持續發展做出積極貢獻。
確立服務意識。由于國有企業所體現的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的性質以及本身所承擔的社會責任,人們對企業思想政治工作本體功能的定位,一直沒有突破計劃經濟時代固有的認識。部分國有企業黨建思想政治工作者仍然習慣于計劃經濟時期的下命令、發指示的工作方式。當這些方法、手段行不通時,難免會產生矛盾和困惑。在國有企業改革的攻堅階段,企業黨建思想政治工作對理順關系、調動職工的積極性,促進企業發展以及維護企業、社會的穩定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思想政治工作的直接成果,是精神范疇的東西,思想政治工作要發揮自己的作用,使精神的東西轉化為物質的東西,必須和一定的實際生產結合,和職工的思想實際結合。干部職工許多思想問題都與生產經營相關聯,發生在生產經營的各個環節,因此思想政治工作必須圍繞生產經營來展開,要滲透到生產、經營、管理和分配等各個環節之中,否則就會成為從思想到思想、從觀念到觀念的自我循環。因此,企業思想政治工作要樹立為企業生產經營管理服務的意識,以融入中心、服務大局為著力點,促進企業思想政治工作與生產經營管理有機結合,把教育人的工作納入到生產經營管理的全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