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激情在线-天堂中文在线最新版地址-茄子视频破解永久ios-噜噜色图|www.bjxyzx.com

網站首頁 | 網站地圖

大國新村
首頁 > 經濟金融 > 經濟評論 > 正文

中國農村經濟轉型現狀與未來方向

【摘要】農村經濟是國民經濟的基本單元,是我國經濟整體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農村經濟轉型是農民增收的動力源,因此,農村經濟轉型是關系國計民生的大事。透過對2008年以來近5年農民人均純收入變化的描述和分析,有利于總結農村經濟轉型的現狀和問題,繼而提出進一步推進農村經濟轉型的建議。

【關鍵詞】農民收入 農村經濟 經濟轉型 發展方向 收入結構

作為一個農業大國和農業人口大國,“三農”問題是黨和國家長期關注的重點問題。農村經濟的發展和農民收入水平的增加一直以來倍受關注。自1978年實施改革開放以來,經過30多年的發展,中國農村經濟不斷地進行著發展模式轉型的探索。其大體可以概括為:1978~2003年,為工業化和城市化提供物質基礎的農村經濟發展模式;2004年以后,以科學發展觀重構農村發展新模式。中國農村發展道路的實踐中總結和形成的中國農村經濟四大發展模式—蘇南模式、珠江模式、溫州模式、晉江模式,在參與國際合作與競爭中不斷發展完善,并實現轉型升級。

中國農村經濟轉型現狀

自2004年以來,中國開始嘗試實行農村發展新模式,農村經濟發展模式開始逐漸進入由農業支持工業向工業反哺農業和由城鄉分割向城市帶動農村的新的發展階段。農村經濟轉型攜著農民生活共同經歷了一個持續發展、不斷創新的歷史發展過程。農民收入也伴隨著農村經濟轉型在數值、增速和結構上顯著變化。

農民人均純收入總體增長,農村經濟轉型大勢所趨。通過對中國農民2008年~2012年人均純收入情況進行分析后可以發現(見圖1),中國農民人均收入由2008年的4761元增加到了2012年的7917元,5年間增長了3156元。農民人均純收入水平在總體上的不斷提高,正是中國不斷嘗試農村經濟轉型的成功表現。

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速緩慢,農村經濟轉型任重而道遠。然而,通過對中國2008年~2012年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速進行分析,又能夠發現(見圖2),中國農民人均純收入的增長速度,由2008年的8%持續快速增長到2011年的11.4%以后,又下降到了2012年10.7%。

中國2008年~2012年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速整體上相對緩慢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第一,純務農農民收入增長緩慢,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盛運來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指出:“農民收入增長速度的回落主要是由農產品價格增速放緩,部分農產品價格甚至出現了下降所帶來的。”2012年的上半年,我國農產品生產價格雖然比去年同期上漲了1.5個百分點,但是增長趨勢明顯回落,致使農民在生產經營收入中的獲利減少了將近10%。其中,減少幅度比較大的是生豬價格以及養豬給農民帶來的收益,這一態勢使得畜牧業現金收入同比下降了將近3個百分點;第二,“入世”使我國農村經濟走出去,我國農產品面臨到了趨于市場化、國際化的更為激烈的國際競爭,使得農民收入也受到了其農產品有無市場競爭力的影響;第三,近年來,隨著我國城鄉差距的不斷拉大,使得很多農民在進行農業生產投入方面力不從心,以致農村發展相對緩慢,農村市場陷入啟而不動的被動局面;第四,我國經濟的新轉型時期也是我國農村經濟轉型的關鍵時期,越來越要求科技輔助農村經濟向信息化、知識化的方向發展,因此,農村經濟發展需要高素質的勞動力。而在當下,由于農民素質的欠缺,造成了農村高素質勞動力的供求失衡。總之,由上述因素可見,農村經濟轉型和加快促進農民增收的態勢不容樂觀。

上一頁 1 23下一頁
[責任編輯:趙帆]
標簽: 農村經濟   中國   現狀   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