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激情在线-天堂中文在线最新版地址-茄子视频破解永久ios-噜噜色图|www.bjxyzx.com

網站首頁 | 網站地圖

大國新村
首頁 > 經濟金融 > 經濟評論 > 正文

中國農村經濟轉型現狀與未來方向(3)

溫州農村“七山一水二分田”,土地資源稀缺,國家投資很少,因此要取得發展,只有靠自身的努力。由此,溫州農村產生了一種靠自我積累、自我發展,而不依賴國家投資的重商不重農的經濟發展道路。民營經濟是溫州農村的頂梁柱,民營經濟起步早、發展快、比重高、貢獻大是溫州農村經濟的重要特點。特別是在電商企業飛速發展的時代,溫州農村結合現代市場的需要,適時地引入了網絡技術,家家戶戶做起了網上買賣,形成了著名的淘寶村。到2007年,溫州農村生產總值年均增長17%,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5548元,溫州農村的民營經濟增長方式基本完成了向質量型、集約型的轉變;到2012年,溫州農民的人均現金純收入達到8526元,同比增長11.5%。

以市場為導向,狠抓特色經濟。所謂“特色”,就是優勢和專長,就是市場競爭力。農村經濟發展要“宜農則農”、“宜工則工”、“宜商則商”、“宜游則游”,注重發揮比較優勢,突出重點產業,打造具有區域特色的競爭優勢。對于不同的農村地區來說,畜牧業、養殖業、生態農業、特色農業、旅游業等等都可能成為特色產業。

一是畜牧業特色經濟。“一戶兩頭牛,日子不用愁;一戶三頭牛,一年一層樓。”這是云南省玉溪市新平縣平甸鄉肉牛養殖專業村—者甸丫口村的著名順口溜。多年來,該村以調整結構為主線發展畜牧業,逐漸打破了“養雞為買鹽、養豬為過年、養羊為零用”的傳統觀念。截止到目前,該村50頭以上的養牛大戶有18戶,100頭以上的養羊大戶有16戶,萬只以上規模的蛋雞養殖戶有3戶,土雞存欄1000只以上的養殖大戶有6戶,畜牧業已成為該村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的一大主導產業,成為該村農民增收的主要途徑。2012年,該村經濟總收入達到62.2萬元,畜牧業人均收入達3569元,占農民人均純收入的51%。

二是生態農業特色經濟。發展生態農業有利于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實現良性循環。它從系統理論思想出發,在生態學理論的基礎上,輔以現代科學技術成果和管理手段,在一定區域范圍內,因地制宜,有組織、有規劃地進行農業生產。這種農業生產模式把無機農業和有機農業充分結合起來,順應自然,運用生態學的原則來管理和建立一個在生態上能夠實現自我維持,在低輸入的經濟上具有可行性的農業生態系統。

小陳莊村位于河南省駐馬店市正陽縣呂河鄉的東南部,是河南省的生態農業示范村,截至2008年,該村共有耕地面積282畝。10年以前,小陳莊村從養豬起步,逐步建立起養豬—沼氣—種菜、種果、種糧—養魚—養豬的生態循環鏈。到2008年底,小陳莊村用于養豬建圈的固定資產投入達到230萬元,建豬舍500余間,年存欄、出欄生豬1萬頭以上,產值達到420萬元,實現利潤70萬元。而豬糞便用作沼氣和農家肥,可使全村年節約能源和化肥費用33672元。該村創建的“無公害”蔬菜生產基地占耕地面積的36.15%,人均蔬菜純收入達3037.4元,占人均純收入的41.43%。截至2004年,該村農民人均收入達到14000元,成為遠近聞名的生態農業示范村。

三是旅游業特色經濟。河南省周口市淮陽縣白樓鄉許樓村是天下第一陵“太昊陵”的所在地。許樓村最大的優勢就是旅游資源豐富。許樓村把旅游作為優先發展的龍頭產業來抓,強力實施“旅游立村”戰略。全村把旅游行業作為主導的第三產業,并充分發揮旅游行業對經濟發展的輻射帶動作用,不僅專賣泥泥狗和布老虎,還增加了一些其他商品,花樣繁多、琳瑯滿目。而且,該村所銷售的商品在種類、數量和質量等方面不斷得到改善,既有胡辣湯料、汝陽劉毛筆等具有周口特色的商品,又有地方特產、兒童玩具及保健用品等旅游產品。與此同時,旅游業的快速發展還帶動了該村旅游商品的生產,開辦了泥人制作工廠和泥泥狗加工企業。而在加工方面素有“活化石”之稱的泥泥狗,已然成為了該村的支柱產業和重要的經濟收入來源之一。2008年,以加工泥泥狗為主業的農戶占全村總農戶的68%,通過加工和銷售泥泥狗實現年收入390萬元,同比增長27%。2009年,太昊陵一個月的門票收入就突破了2000萬元。

小結

中國是一個位于發展中國家行列的農業人口大國,“三農”問題始終是關乎國計民生的大問題。農民收入水平的高低對國家社會經濟的穩定和發展,以及對鞏固我國自改革開放以來取得的勝利成果都尤為重要。在中國,農村經濟有各種各樣的發展模式,而實現農業產業化經營卻是農村經濟發展的必由之路。農業產業化經營,是指農村以當地資源優勢為依托、以區位優勢為根基、以企業為龍頭、以市場為導向、以經濟效益為中心,發揮輻射帶動作用,形成一條區域化布局、專業化生產、企業化管理、社會化服務的產業鏈,實行生產、供給、銷售、工業、農業一體化經營的社會化大生產組織形式。總之,從戰略方向來看,未來農村經濟發展應以農業產業化為根本方向。這一方面可以使農村經濟增強整體競爭力,提高抵御風險的能力,規避滯后性,一方面能夠激發廣大農民的主觀能動性,使千家萬戶的農民由盲目被動地生產轉變為有目的地主動生產,從而避免信息不對稱等問題,實現農業生產與銷售的有效對接。盡管在農業產業化過程中會出現種種矛盾和問題,但這些矛盾和問題都不足以成為阻礙農業現代化的理由。從現實出發,雖然我們不能把所有的矛盾和問題一下子全部解決,但是我們可以在發展中逐步去消除它們。

(作者單位:渭南師范學院教育與公共管理學院)

責編/欒大鵬

上一頁 1 23下一頁
[責任編輯:趙帆]
標簽: 農村經濟   中國   現狀   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