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限制三公消費的措施接連出臺,多個行業受到了影響。首當其沖的是高端餐飲和高端白酒行業,他們不得不低下“高貴的頭”,走起了親民路線。
在經歷了連續多年的高增長后,高端餐飲業迎來了最冷的冬天,去年A股餐飲上市公司全聚德、湘鄂情、西安飲食三家上市公司首次出現負增長。全聚德這個百年老店的凈利潤上半年下滑了31.45%,湘鄂情凈利潤下降幅度高達388.08%,此外,在香港上市的小南國中報凈利潤大降43.3%。高檔餐飲業的轉型迫在眉睫,這個建立在特殊群體的畸形行業開始回歸餐飲業應有的屬性,多數餐飲公司宣布進行全面業務轉型,轉向中低端大眾消費業務。
與高端餐飲也一脈相承的白酒行業也迎來了大洗牌。曾經以茅臺為代表高端酒不僅僅是酒,已經成為了奢侈品,在國內形成了一股不理性的白酒投資熱,“限令”的出臺,讓這些高端酒的消費開始回歸理性。
此外,因公集體外出旅游、開會等也瞬間也有些銷聲匿跡,多家旅游業上市公司面對業績大幅下滑,通過調整業務應對危機,降低高端業務的比重,重點發展中低端業務,吸引更多的散客團。
限制三公消費并非對所有行業都是負面影響,由于公務用車采購及使用被嚴格管控,采購格局發生了變化,自主品牌或將因此新增銷售70萬輛。
限制三公消費對于各個行業的影響尚未結束。對于曾經依附于三公消費而繁榮起來的企業應該思考的是如何轉型,如何在行業洗牌中重新樹立品牌和地位。
三家A股餐飲上市公司業績全面下滑湘鄂情同比下降近400%
去年以來,限制三公消費政策這把“利劍”把多個建立在“畸形”消費的行業打回原形。其中,高端餐飲業受到的影響巨大。
《證券日報》記者通過wind數據統計顯示,A股餐飲上市公司全聚德、湘鄂情、西安飲食三家上市公司近3年的業績在2011年收獲豐收后,2012年業績開始同比下降,2013年開始出現了負增長。同樣,在我國香港資本市場上市的小南國也為幸免,其中報顯示,上半年凈利潤大降4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