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激情在线-天堂中文在线最新版地址-茄子视频破解永久ios-噜噜色图|www.bjxyzx.com

網站首頁 | 網站地圖

大國新村
首頁 > 原創精品 > 理論動態 > 正文

生產方式粗放是我國物流費用偏高的重要原因 (2)

此外,流通模式粗放與物流費用偏高密切相關。流通模式粗放,突出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以供應鏈為主的現代流通體系建設進展相對緩慢。由于生產方式整體上沒有由“大批量、規模化”向“柔性化敏捷制造模式”轉變,同時受“大而全”、“小而全”運作模式的影響,生產企業還不能根據自身行業特點提出有效的物流和供應鏈需求,造成供應鏈發展緩慢、物流專業化發展水平較低,社會物流資源缺乏有效整合、不能集約使用,導致物流效率偏低、費用偏高。2012年,根據中國物流信息中心的重點企業調查,我國企業對外支付的物流費用占企業物流總費用的比重較高,與日本等發達國家相比,差距較為明顯。二是物流一體化建設相對滯后。受體制性和機制性約束、基礎設施不完善、物流標準不協調、信息化水平較低等因素影響,我國大流通體系尚未根本形成,部門分割和市場分割仍然存在,物流一體化建設明顯滯后,社會資源周轉慢、環節多、費用高。例如,我國海鐵聯運比例遠遠低于全球平均水平,目前國際上港口集裝箱的海鐵聯運比例通常在20%左右,美國為40%左右,而我國僅為2.6%左右。我國工業企業流動資產周轉次數為不到3次,遠低于日本和德國9至10次的水平。

如何加快推進供應鏈的發展

分析起來,我國物流費用偏高是由多種因素造成的,降低物流費用、提高經濟運行的質量和效益要多措并舉、從國民經濟運行全局出發;要在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頂層設計下,推動生產方式和流通模式轉變,基本抓手則是加快推進供應鏈的發展。

美國、日本、德國等發達國家的經驗表明,一國進入工業化中后期,加快現代物流發展、推動供應鏈的構建,是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增強競爭力的基本路徑。供應鏈管理的有效實施可以使企業總成本下降20%左右,供應鏈上的節點企業按時交貨率提高15%以上,從訂貨到生產的周期時間縮短20%至30%。目前,國際上以供應鏈之間的競爭為主要特點的競爭模式正在取代單個企業之間的競爭,供應鏈的強弱已成為決定一國產業競爭力的重要因素。“供應鏈”強則國家經濟強,物流活則經濟“血脈”通,已成為發達國家經濟發展的硬道理。然而,近年來,我國物流雖然取得了長足的發展,但整體上現代物流發展仍相對滯后、供應鏈發展基礎還較為薄弱,在此背景下,要適應國際競爭形勢變化、加快推進供應鏈發展,需要明確總體思路。

首先,要統一認識、明確方向。一方面,要認識到物流和供應鏈的作用是創造時間價值、空間價值,基本功能是保障運行、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益,因而發展物流和供應鏈的定位也應以此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另一方面,要明確現代物流和供應鏈的關系。國際上物流發展經歷了實物配送、綜合物流和供應鏈管理3個階段,因而,發展供應鏈需要夯實現代物流發展基礎,同時把供應鏈作為現代物流發展的重要方向。

其次,要政策引導、分步推進。一方面,要在抓緊落實已出臺的財稅、商貿等政策的同時,將推動企業開展供應鏈管理作為產業政策的重要內容。供應鏈是伴隨著生產方式由“批量化、大規模”生產階段過渡到“柔性化敏捷制造”階段而產生的,而我國制造業仍停留在“批量化大規模”生產階段,生產領域還不能根據行業特點提出有效的物流和供應鏈需求。因而,應通過產業引導,促進制造、商貿與物流的聯動發展,促使生產企業轉變生產方式,有效釋放物流和供應鏈需求。另一方面,結合我國供應鏈發展尚處在起步階段的現實,應分步推進供應鏈發展。就當下而言,要抓住供應鏈中“采購”和“配送”這兩個核心環節,通過加快企業采購目錄、產品編碼的標準化建設,推進集中采購和共同配送,充分發揮規模經濟優勢、提高采購和配送效率。同時,充分考慮行業特點,適應專業化要求,選擇重點行業積極開展供應鏈管理應用示范工程。目前,汽車、石化等行業都在進行供應鏈的有益嘗試,可以作為推廣供應鏈應用的重點行業。醫藥、食品、農產品關系著國計民生,應夯實這些行業的物流發展基礎,推進供應鏈管理模式在這些行業的應用。

最后,要優化環境、夯實基礎。一方面,要打破行政壟斷和市場分割,營造企業發展的公平環境。打破物流一體化運行瓶頸,加快物流基礎設施建設和標準化建設。要加強誠信體系建設、培育供應鏈理念和契約文化。另一方面,要加大物流統計和分析,樹立現代物流和供應鏈發展標桿,引導供應鏈加快發展。加大信息化建設力度,加強基礎信息公共服務平臺建設,促進物流信息共享和網絡兼容,提高GPS、GIS等技術服務在物流領域的應用范圍和應用層次。

原標題:破解流通難題重在推進供應鏈管理

上一頁 1 2下一頁
[責任編輯:趙斯昕]
標簽: 費用   原因   物流   我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