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激情在线-天堂中文在线最新版地址-茄子视频破解永久ios-噜噜色图|www.bjxyzx.com

網站首頁 | 網站地圖

大國新村
首頁 > 經濟金融 > 經濟評論 > 正文

李洪俠:不可簡單以經濟增速論就業(2)

就業與GDP增速比不如單位GDP容納就業人數指標更有效。如果用就業和增速比似乎波動很大,但如果扣除2003-2006年集中發展重化工業、2009-2011年刺激政策應對危機等特殊情況,近10年來,億元GDP容納新增就業約230-300人,目前仍相對穩定,從經濟發展社會穩定的總體格局看,后者更適合作為合理就業的判斷指標。

二要防止中央政策執行中打折扣。很多改革比如簡政放權,主要是中央政府推出的改革舉措,而企業直接接觸的基層政府,是否能完全落實中央精神還需觀察。如果將企業登記數增長分為臨時性增長和趨勢性增長,前者可能包含市場在樂觀預期下的沖動因素,后者才是政策見效的證據。因此,如果后續企業注冊數據和就業數據放緩,就可能反映政策落實中存在問題。其他類似政策也一樣,都要防止“歪嘴和尚把好經念歪”的尷尬。

三是防止就業統計數據失真。目前城鎮新增就業人數是指新就業人數減去因退休、傷亡等自然原因造成的減員人數。理論上,這一指標能夠較好反映全年凈增加的就業崗位數。但是,隨著唯GDP論的淡化,越來越多的聲音轉向了就業,當一個指標成了各界關注重心時,就不能排除其失真的可能性。另外,這一指標無法反應臨時性就業等內部結構,因而難以判斷就業質量的高低。

深化改革促進高質量就業

經濟增長能夠帶來就業增加是經濟規律,但當前在我國,重要的不是增長,而是靠什么推動的增長,重要的不是就業簡單增加,而是高質量的就業凈增加。繼續靠增加政府投資和壟斷行業的增長拉動就業不僅是低效的,也是無益的,只有依靠改革激發活力基礎上實現的增長,才是內生的可持續的,也才是民生的根本改善和經濟競爭力的提升。

持續推進改革帶動增長和就業。當前不應在GDP增速上糾結,而應在社會總體穩定大局下,加快推進“增加就業機會、提高就業能力”的改革。政府要進一步簡政放權,實施更加穩定規范的稅費制度,降低企業創設和經營的交易成本。建立健全商品和要素市場體系,除自然壟斷性質的行業和環節都應該打破壟斷,給予民營資本公平競爭的市場地位。改革戶籍和社保等制度,消除人才資源流動障礙,引導高校畢業生到中小城市創業就業。運用財稅支持、投資引導、政策性金融服務、小額貸款擔保等手段,為中小企業特別是創業型企業提供良好經營環境,以創業帶動就業。

確保改革措施上令下行。如果簡政放權等改革舉措打折扣,將影響制度紅利的釋放,制約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因此要建立常規的考核、檢查和監督制度,讓企業盡快見到效果,讓市場活力迸發,讓推諉執行改革者付出成本。同時要加快推進各級政府的機構改革,減少冗員和富余機構,防止因人設事和簡政放權等改革出現反彈。

豐富判斷就業的指標。在政府績效考核體系中增加就業比重,完善就業衡量指標。用全面調查和抽樣調查等多種方法做好城鎮新增就業統計,增設臨時性就業人數指標,按不同收入層級統計就業人數等,以反映就業質量。同時用居民收入、儲蓄、消費、甚至反映社會穩定程度的社會治安案件等數據,作為判斷就業狀況的輔助指標,提高決策的科學性。

上一頁 1 2下一頁
[責任編輯:王卓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