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激情在线-天堂中文在线最新版地址-茄子视频破解永久ios-噜噜色图|www.bjxyzx.com

網站首頁 | 網站地圖

大國新村
首頁 > 原創精品 > 理論動態 > 正文

當代東南亞經濟的發展進程與格局變化

英文標題】On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Its Structural Changes in Contemporary Southeast Asia

【作者簡介】王勤,男,江蘇海門人,廈門大學東南亞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導師,經濟學博士(福建 廈門 361005)。

【內容提要】東南亞經濟在戰后迅速崛起,由殖民地經濟向新興工業化經濟體邁進。現在,東南亞經濟已成為世界經濟增長的熱點地區,新加坡率先成為新興工業化國家,馬來西亞、泰國等已處于工業化的中期階段,后起國家仍處于工業化的初期階段。當前,東南亞經濟發展呈現出一系列格局性變化,東南亞已成為亞太經濟重要的增長極和國際生產網絡的重要節點,區域經濟一體化加速發展。在經濟全球化加速發展進程中,如何利用后發優勢,實現制度創新,進一步提升國際競爭力,是東南亞各國參與經濟全球化過程中所面臨的重要問題。

  【關 鍵 詞】東南亞經濟/國際生產網絡/國際競爭力/經濟全球化

一、二戰后東南亞經濟發展的進程

二戰后,東南亞的經濟發展史是一部由殖民地經濟向新興工業化經濟演進的歷史。歷史上,東南亞一直是西方列強的殖民地,西方的殖民統治長達數百年之久。二戰后,東南亞國家相繼取得政治獨立,走上民族經濟發展的道路。當代東南亞經濟發展進程是與各國工業化密切相連的,經濟現代化的過程也是工業化的過程。

從16世紀初起,西方殖民者開始入侵東南亞,葡萄牙是第一個入侵該地區的西方國家。經過西方殖民者實力的消長變化,它們在東南亞地區劃分了各自的勢力范圍。印尼成為荷蘭的殖民地,英國在馬來亞、新加坡、緬甸取得殖民統治,菲律賓16世紀淪為西班牙的殖民地,19世紀西班牙被美國取而代之,印支三國先后成為法國的殖民地。泰國是東南亞唯一沒有被西方國家殖民化的國家,這主要是西方列強把泰國作為它們殖民勢力的緩沖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東南亞國家均先后被日本侵占。在殖民地時期,西方殖民者把東南亞作為它們的商品銷售市場、原料供應地和投資場所,并在當地推行“單一種植制”。例如,在印尼強迫種植香料,菲律賓種植熱帶經濟作物,緬甸和越南種植稻米,馬來西亞出產錫和橡膠,新加坡從事轉口貿易。這種畸形和單一的殖民地經濟結構,是該地區經濟長期落后的根本原因。

東南亞國家取得獨立后,各國相繼開始了工業化進程。最早推行工業化的國家是菲律賓,但率先實現經濟起飛的國家是新加坡。20世紀70年代新加坡經濟迅速起飛,成為世界上重要的制造業生產和出口基地、國際貿易中心、國際航運中心、國際金融中心和區域旅游中心等,并躋身亞洲新興工業化國家的行列。20世紀50年代末60年代初,印尼、馬來西亞、菲律賓、泰國推行以進口替代為主的工業化戰略。從60年代中后期開始,各國轉入面向出口工業化發展階段。不過,這些國家真正實現經濟起飛是在20世紀80年代以后,尤其是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中期。這一時期,大多數國家的經濟保持高速增長,新加坡、文萊進入高收入國家的行列,印尼、馬來西亞、菲律賓、泰國人均國內生產總值(GDP)超過1000美元(其中馬來西亞超過3000美元、泰國超過2000美元),工業產值超過農業產值(其中馬來西亞、泰國、菲律賓制造業產值超過農業產值),農業勞動力比重下降,工業制成品出口比重超過初級產品出口比重。據統計,1985年泰國制造業產值首次超過農業產值,1991年印尼制造業產值首次超過農業產值,1983年菲律賓的工業制成品出口所占比重首次超過初級產品的比重,1987年泰國的工業制成品出口所占比重首次超過初級產品,1990年馬來西亞的工業制成品出口所占比重首次超過50%,1993年印度尼西亞工業制成品出口所占比重也首次過半。

20世紀80年代中期,東南亞的后起國家(越南、老撾、緬甸、柬埔寨)先后實施經濟開放與改革政策,開始了工業化進程。長期以來,這些國家推行閉關鎖國的政策,加上持續不斷的戰亂,國內經濟長時間處于貧困、落后和無序的狀態,淪為世界最不發達國家。1986年底,越共“六大”確立了經濟開放與革新的方針,制定和實施了農業承包制、國有企業自主經營和自負盈虧、國內價格改革、金融體制改革、吸引外國投資等一系列經濟革新的重大措施,推進計劃經濟逐步向市場經濟過渡。1986年老撾黨“四大”以后,老撾積極實施革新開放路線,調整經濟結構,推行農業承包責任制和國有企業重組,實行多種所有制形式并存,擴大對外開放,促進自然和半自然經濟向市場經濟過渡,建立國家管理的市場經濟機制。1988年緬甸軍政府上臺以后,廢除“社會主義計劃經濟”,實行以建立市場經濟為目標的經濟體制改革,鼓勵發展私人企業,積極引進外資,調整農業政策,建立多元化的金融系統。1993年柬埔寨新政府成立后,開始實施市場經濟體制,新政府把發展經濟、消除貧困、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作為對內政策的重點,將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及人才培訓作為優先發展領域,擴大對外開放,吸引外資和外援。

上一頁 1 23456789下一頁
[責任編輯:趙斯昕]
標簽: 東南亞   格局   進程   變化   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