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激情在线-天堂中文在线最新版地址-茄子视频破解永久ios-噜噜色图|www.bjxyzx.com

網站首頁 | 網站地圖

大國新村
首頁 > 理論前沿 > 深度原創 > 正文

恩格斯科學道德觀審視(2)

—讀《反杜林論·哲學篇》有感

恩格斯的道德觀對當前中國社會道德評價的啟示

隨著社會歷史的發展,舊道德意識不會自然而然地隨經濟關系的變化而完全消失,新的道德觀念的確立也不是自然而然地自發產生的。在每個民族的歷史上,大凡處于社會發展轉型的關鍵期,都會出現某種程度的道德迷惘和道德失范。目前中國處于社會深度轉型期,各種社會關系和社會矛盾凸顯,社會制度和體制也在不斷地變革中。因此,要正確地認識和評價當前的道德迷惘或者說是“滑坡”,對當前的道德失范和道德危機不能持簡單的否定態度,而應堅持馬克思主義的否定觀。一方面認真對待,另一方面把它看作是人們對現存的生活存在方式或存在意義的認同危機,是人們理性懷疑批判的產物,是社會螺旋上升進程中的發展環節。

社會道德失范或道德信仰危機發生在社會轉型過程中。黃明理指出“這種危機它包含著對舊有的已失去了歷史必然性的一些道德規范的揚棄,這是一個正在以還未得到大多數人認同但卻符合時代發展需要的新道德艱難地取代舊道德的過程。從這一視角看,社會在符合規律要求的變革期的道德信仰危機具有積極的革命性質。但在新舊道德交替的過程中,又不會簡單地是先進的道德自發地取替落后的道德,而是在性質復雜的諸道德意識尖銳沖突下曲折實現的,這就難免使人們產生道德焦慮、痛苦乃至發生悲劇性的道德信仰危機。”⑩人們社會關系中充滿著各種矛盾,特別是社會轉型期,利益沖突凸顯,社會矛盾不斷層出不窮,甚至大有激化的趨勢。對于個人與他人、個人與集體、個人與社會甚至個人自我內心之間善惡、義利、榮辱等錯綜復雜、矛盾多樣、沖突多存的現狀,如果從馬克思主義的觀點來說,歸根結底都是經濟利益的矛盾在不同層面的顯現。由于每個個體所處的社會地位、階級立場不同,因此,在評價和處理經濟利益矛盾時,每個人常常會從個體、或者本階級、階層或集團的利益出發,形成不同的立場,觀念、態度、心理和行為,繼而就產生了不同的道德觀念、道德情感和道德信念,形成了自己的或者自己階層的道德行為準則。恩格斯說:“人們自覺地或不自覺地,歸根到底總是從他們階級地位所依據的實際關系中—從他們進行生產和交換的經濟關系中,獲得自己的倫理觀念。”因此,我們可以看出,當前的道德迷惘、道德認識、道德評價多元化不能僅僅歸結于個體德性差或者說是利益追逐促使個體精神墮落的緣故,本身也有一個社會轉型期道德選擇迷惘和判斷多樣以及不確定的原因。恩格斯明確指出,離開了現實的歷史的抽象本身沒有任何價值。道德是靠思考、設想和想象構建不出來的,必須從有血有肉的人出發。“我們的出發點是從事實際活動的人,而且從他們的現實生活過程中還可以描繪出這一生活過程在意識形態上的反射和反響的發展。”從生動的“現實的人”出發去認識道德、宗教、法律等反映一定社會現實生活和物質利益關系的意識形態的觀點告訴我們,當前獨立意識和權利觀念增強的個體極力去維護自己的利益和權益,堅持自己的正當利益,是從計劃經濟到市場經濟條件下,經濟關系轉變的必然反映。要給予正確的理解和支持。

我們要堅持從人們的社會存在方式及其變遷的歷史維度,探究社會轉型時期道德迷惘和道德危機的問題成因。道德是一個歷史的范疇,是具體的、歷史的,沒有獨立于一定的社會歷史而單獨存在的道德和道德原則。恩格斯指出,我們不能“把一種永恒的、不以時間和現實變化為轉移的道德強加給未來的無階級的社會!”。在人類歷史的發展歷程里,每個時代都具有相異于前代的道德觀念、道德標準和道德規范,時代發生變化了,仍然用原有時代的標準來評價當前人們的行為是否符合道德,必然會得出錯誤的結論,那過去的道德標準去教化人,必然不能取得良好的道德教育效果。

為此,我們要始終重視從經濟生活中來尋找道德變遷的動因,現實的經濟關系往往成為決定道德向度的基礎。改革開放、經濟全球化和市場經濟的發展必然要引申出道德嬗變的問題。我們對于當代中國市場經濟建設中出現的道德滑坡甚至說道德坍塌,要有較為清醒的見解。綜觀世界各民族的現代化道路,社會道德大體上都先后經歷從混亂、動蕩到相對秩序的過程。在每個民族的歷史上,大凡處于社會發展的關鍵時期,都會出現某種程度的道德信仰危機,這并不是偶然。了解這個運動軌跡,我們在面對經濟發展過程中所產生的一系列社會道德問題時,不至于驚慌失措,甚至否定原有的道德體系,社會道德是自然的歷史過程,任何社會歷史進步的規律都是人的活動規律。但是,雖然道德是具體的、歷史的,但總的趨勢是上升的、進步的。恩格斯說:“在道德方面也和人類認識的所有其他部門一樣,總的說是有過進步的。”而判斷標準是如何?恩格斯在評價和比較封建道德和現代資產階級道德以及未來的無產階級道德時指出,就終極性而言,沒有完全合乎真理的道德標準,因為到了共產主義社會,就消滅了剝削、消滅了階級、消滅了對立,由從階級的道德走向了“真正人的道德”。從恩格斯的論述中,我們可以看出,凡是符合歷史前進的方向,代表人民群眾的利益,對社會發展和人類進步起著促進作用的,就是先進的道德。

(作者單位:南京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

【注釋】

①②⑧⑨《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99頁,第100頁。

③馮契:《哲學大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2001年,第221頁。

④《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 ,第434頁。

⑤《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666頁。

⑥《尼采智慧集》,劉燁編譯,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2006年,第104頁。

⑦《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294頁。

⑩黃明理,丁妍:“道德信仰危機的成因及其克服”,《倫理學研究》,2003年第2期。

《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525頁。

責編/張蕾

上一頁 1 2下一頁
[責任編輯:楊玲玲]
標簽: 恩格斯   道德觀   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