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激情在线-天堂中文在线最新版地址-茄子视频破解永久ios-噜噜色图|www.bjxyzx.com

網站首頁 | 網站地圖

大國新村
首頁 > 原創精品 > 重大問題研究 > 中國戰略 > 正文

中國的“西進”戰略與中美俄中亞博弈(4)

2.中俄矛盾主要是經濟矛盾,內容廣泛,但不會爆發沖突

面對美國在“9.11”以后咄咄逼人的攻勢,俄羅斯無力獨自應對。因此,俄羅斯在加強與中亞傳統紐帶的同時,希望通過上海合作組織,借重中國的力量制衡美國在該地區的影響。

俄羅斯傳統上在中亞地區扮演中心角色,而中國經濟的迅速增長、在中亞影響力的持續提升,無疑增加了中俄之間的競爭。俄羅斯認為,中國加強與中亞國家在能源、經貿等方面的合作,將會削弱俄在該地區的經濟主導地位,降低中亞對俄的依賴性和向心力。因此,俄對中國倡議在上海合作組織框架內建立自由貿易區的建議反應冷淡。2011年7月,在俄、白、哈關稅同盟啟動后,新疆對哈薩克斯坦的出口貿易隨即同此下降了31.3%。在當選總統后,普京也于2012年撰文坦言,“俄中兩國在第三國的商業利益并不總是一致”。然而,總的來看,中國關注的核心是自身的安全和拓展經濟聯系,無意在政治上排擠俄羅斯。至于歐亞經濟聯盟的成員國,除白俄羅斯是上合組織對話伙伴國外,其余均為上合組織正式成員國。經濟議題也同為兩大地區性組織的中心內容之一。因此,歐亞聯盟與上合組織是平行的互補關系,中俄競爭不會發展成經濟沖突。

3.中美之間安全戰略上有沖突,經濟上有合作

美國的“新絲綢之路”計劃無法得到中國的認同,一是該計劃的目的是使中亞脫離中俄的影響,希拉里的金奈講話僅兩次提到古代絲綢之路的起點———中國,相反,她卻大談印度的重要性,而這是中國無法接受的。然而,不同于戰略領域的矛盾,在安全、經濟等領域,中美在中亞有良好的合作關系。首先,在反恐、反毒以及維護阿富汗和平穩定等方面,中美具有共同利益,總體上是合作關系。其次,在經貿層面,中國與中亞各國經貿合作發展迅速,中國是阿富汗最大的進口來源國,中國的廉價商品維持了中亞的穩定,推進了反恐戰爭,這也符合美國的戰略需要。再次,在能源領域,俄羅斯希望繼續掌控中亞油氣資源,中美則都希望基于市場原則實現油氣生產和運輸的多元化。

對于中國戰略“西進”所倚重的上海合作組織,美國對其的需求也遠大于排斥。美國助理國務卿幫辦林恩·帕斯科曾表示,“我們認為不需要在中亞建立排他性的組織。事實上,我們從開始就提出美國可在某個時間成為這個組織的觀察員以同它進行合作”。中俄兩國也多次表示上海合作組織是一個開放性的組織,任何國家接受“上海精神”及上海合作組織的宗旨和原則,都可按照上海合作組織規程加入該組織。

(三)中美俄戰略的地區認可度不同

“新絲綢之路”計劃是美國全球“戰略再平衡”的有機組成部分,美國只有從阿富汗順利撤軍才可能將更多精力投入東亞。然而,美國實施“新絲綢之路”計劃也面臨諸多挑戰。首先,巴基斯坦的合作意愿不強。作為參與美國反恐戰爭的非北約盟友,巴基斯坦與美國在阿富汗問題上存在較大分歧,巴基斯坦曾拒絕參加在德國波恩舉行的阿富汗問題國際會議,以“抵制”美國的“新絲綢之路”計劃。受美國無人機傷人事件及美國中斷軍事援助等問題的影響,近年來兩國關系起伏很大。巴基斯坦官員認為,中國與俄羅斯是維護地區穩定、和平與發展的重要力量,從長期來看,美國的“新絲綢之路”計劃與中國的地緣經濟利益和俄羅斯的地緣政治利益相沖突,因此,巴基斯坦并不贊成美國的倡議。第二,印巴兩國全面對話進程存在變數。美國為推動“新絲綢之路”計劃,要求印巴和解和進行對話,然而對于美國的努力,印度一直態度謹慎。印度不滿美國把巴基斯坦置于與印度相同的戰略地位,甚至可能利用巴基斯坦制衡印度。第三,阿富汗國內和平進程存在變數。在美國的戰略設計中,阿富汗是聯系中亞和南亞不可或缺的一環。從目前來看,盡管塔利班勢力已經大不如前,然而,阿富汗國內的和解進程仍然遙遙無期。聯合國報告顯示,由于阿富汗南部和東南部沖突加劇,2011年上半年阿富汗平民的死亡人數達到1462人,同比上升了15%。美國原計劃從阿富汗體面脫身,而這一計劃的實現又必須仰仗阿富汗自身和平與和解進程。事實上,美國的戰略邏輯在這里陷入了自我循環的怪圈。

盡管對建立歐亞聯盟信心滿滿,然而普京的歐亞聯盟計劃也還存在很多問題,并不被廣泛看好。首先,俄白聯盟沒有多大進展。早在1997年,俄白兩國就確定了創建俄白聯盟國家的基本方向,但多年來,俄白聯盟國家建設并不順利,在雙邊經貿關系、能源合作、獨聯體框架下合作等領域,兩國矛盾不斷。相反,面對歐盟拋出的所謂“東方伙伴關系”計劃,白俄羅斯表現積極。第二,哈薩克斯坦立場有所退縮。哈薩克斯坦是歐亞聯盟最早的倡導者,早在1994年納扎爾巴耶夫總統就提出了一體化構想。哈薩克斯坦認為,俄羅斯要求將能源貿易置于關稅同盟之外,這將導致哈喪失比較優勢。另外,俄羅斯主張聯盟成員國應在2015年前商定建立統一貨幣,并將發行機構設在莫斯科,對此,哈薩克斯坦認為這將導致其主權淪喪。第三,烏克蘭在歐盟和歐亞聯盟之間搖擺不定。烏克蘭一直被俄羅斯視為俄再次崛起的重要支撐,吸收烏克蘭加入俄白哈一體化進程是普京的熱切期待。然而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就在俄羅斯極力敦促烏克蘭加入俄、白、哈關稅同盟之際,烏克蘭卻意外地與歐盟草簽了成為其準成員國的入盟協議,這是對普京“歐亞聯盟”設想的一個重大打擊。烏克蘭盡管不反對加入關稅同盟和統一經濟空間,但同時也要與歐洲實現經濟一體化。為此,俄羅斯通過提升天然氣價格對烏施壓,烏克蘭則努力降低對俄油氣資源的依賴。烏民眾對與俄羅斯一體化態度更是冷淡,多數烏克蘭人并不看好關稅同盟及“歐亞聯盟”,“持這種態度的烏克蘭公民占到了50%—65%”。

中國實現戰略“西進”,上海合作組織便是一個重要的平臺。自成立12年來,上海合作組織為維護中國的國家安全、促進地區經濟發展、提升中國的國際影響力發揮了重要作用。上海合作組織的成功主要是因為地區國家的積極參與:首先,中俄緊密合作。中俄是上海合作組織中的雙核,中國積極參與地區經濟合作有助于地區的穩定,俄羅斯則倚重中國在戰略上平衡美歐。此外,俄羅斯認為中國的地緣戰略重點在東、南方向,這也是俄羅斯樂于同中國合作的一個原因。其次,中亞國家的認同是上海合作組織的關鍵。中亞國家是從蘇聯分離出來的獨立國家,十分珍視自身國家的獨立地位,任何地區一體化進程都與此存在矛盾,因此,無論是外部經濟或政治壓力,都將招致中亞國家的反制。上海合作組織的發展遵循先易后難、循序漸進的原則,中國的成功恰恰在于“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有鑒于此,中國的“西進”能否成功關鍵在于不急功近利。

上一頁 1 23456下一頁
[責任編輯:楊昀赟]
標簽: 中亞   中美   中國   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