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激情在线-天堂中文在线最新版地址-茄子视频破解永久ios-噜噜色图|www.bjxyzx.com

網站首頁 | 網站地圖

大國新村
首頁 > 原創精品 > 國情調研 > 正文

準確把握新型城鎮化戰略著力點(3)

集約 共享 永續

集約。就是要發揮城鎮化的聚集效應和規模效應,建立節約高效的智慧型城鄉發展新形態。以空間集約、資源節約、節省時間和高效產出為準則,發展產業、建筑和基礎設施。充分利用3S(GPS、GIS、RS)、泛在互聯網、云計算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模擬人口、經濟、社會與資源、環境之間的關系,優化產業結構、建立生態經濟體系,實現節水節地、節能減排、低碳發展、循環發展,建設集約高效的智慧城鄉。通過創新驅動,促進產業技術高端化,促進分配與消費合理化,拉動經濟實現轉型升級,為經濟社會健康發展提供不竭的動力,為城鎮化與現代化提供有力的經濟支撐,真正實現“城鎮化依靠人”的人本理念。

共享。就是要推進發展成果共享,減小階層、城鄉與區域之間收入差距。首次分配要公平,再次分配要合理。進城務工人員及其家屬達到一定條件應享受市民化待遇,也就是解決所謂的“農民工市民化”問題。共享既是發展的目的,也是發展的必需舉措。消費乏力是經濟發展動力衰竭的表現,只有讓全體人民共享經濟發展與城鎮化的成果才能擴大消費,拉動經濟邁向更高臺階。全國現有2.6億進城務工人員及其家屬,占城鎮常住人口的1/3左右,其中離開戶籍所在鄉鎮的外出人員為1.6億,占到總數的2/3以上。現有城鎮化水平若除去這部分尚未完全城鎮化人口,那么城鎮化水平將降低近20個百分點,實際城鎮化水平僅為33%左右。若2030年前解決這部分人口市民化問題,每年至少要安置1500萬人左右。按人均10萬元安置費用計,年均需要1.5萬億元,若考慮每年新增的同樣數量的人口,那么年均需要3萬億元的財政支出,占目前國家財政收入的30%左右。因此,不能通過財政一條途徑解決所有安置問題,要通過農民原有宅基地、農地等資產化,提高農民工工資福利待遇、加大積累等多種辦法,共同集資予以解決。

永續。就是要實現人文發展、綠色發展,城鎮化發展要傳承當地的傳統歷史文化,發展強度和方式必須與資源環境承載力相匹配。大力發展文化經濟、生態經濟、循環經濟、低碳經濟。清新的空氣、潔凈的水、綠色的田野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基礎資源,也是城鎮永續發展的根基,城鎮規模必須以支撐其發展的區域資源環境為約束條件,在確保城鎮化效率的前提下減少城鎮化的成本,實現城鄉人口與自然生態環境之間的平衡。

與此同時,我們要在戰術層面緊密配合,抓住制約城鎮化推進的主要障礙,實現農村轉移人口進城后能夠有業可就、有房可住、少有所學、老有所靠、病有所醫。要根據城鎮發展潛力,科學發展適宜產業,合理吸納就業人口,形成健康城市規模。通過分配制度與社會保障創新,形成合理的勞動收入,建立全覆蓋的社會保障體系,逐步解決中低收入者的住房問題等。特別要明確棚戶區改造及其經濟適用房建設,已成為推進新型城鎮化工作的重中之重,明確中西部地區的城鎮化隨著產業向中西部地區轉移,已成為今后城鎮化的主戰場,通過完成中西部城鎮化促進我國的現代化。

上一頁 1 23下一頁
[責任編輯:趙斯昕]
標簽: 著力點   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