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激情在线-天堂中文在线最新版地址-茄子视频破解永久ios-噜噜色图|www.bjxyzx.com

網站首頁 | 網站地圖

大國新村
首頁 > 經濟金融 > 宏觀大勢 > 正文

全球化背景下我國服務業發展前景前瞻

【摘要】經濟全球化進入服務全球化時代,服務業在全球的資源優化整合成為當前各國產業競爭的戰略焦點,對世界經濟的影響日益突出。文章闡述了全球化對我國服務業的影響,分析了全球化背景下我國服務業的發展現狀,并提出了全球化視角下我國服務業獲取競爭優勢的戰略對策。

【關鍵詞】全球化 服務業 發展戰略 前景

回眸世界百年來的全球化進程,經濟全球化歷經了商品全球化、制造全球化和服務全球化三次歷史浪潮。服務全球化是21世紀以來經濟全球化進入新階段的鮮明特征。在服務全球化時代,以跨國公司為主導力量的經濟實體在全球范圍內整合信息、人才、資本、制度等資源,通過服務外包、離岸服務等形式實現服務業的國際轉移,引領著全球服務業的產業革命。

服務全球化時代的來臨,有其多方面的原因。一是制造業的全球化帶動了與之伴隨的物流、通信等生產性服務業的全球化發展。二是信息與網絡技術的廣泛應用降低了企業的信息傳遞成本,促進服務業跨越了服務生產與消費不可分離的障礙,為服務業全球化發展提供了技術條件。三是全球服務貿易自由化的不斷深入,發展中國家對國際服務貿易的限制壁壘越來越少,拓寬了服務產業國際轉移的市場空間。四是服務業的國際競爭日益激烈。跨國公司只有在全球范圍內對資源進行優化配置,增強影響力,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環境中占有競爭優勢。

總之,世界經濟步入服務全球化時代,服務全球化是后危機時代世界產業進行調整變革的戰略重心,正在悄然改變著世界經濟產業的發展模式,并孕育著新一輪產業革命的新機遇。我國服務業應該抓住這一歷史機遇,從全球化視角強化戰略思維,尋求新一輪對外開放的突破口,實現跨越式發展。

全球化對我國服務業的影響

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服務業的價值創造體系在全球范圍內進行資源重構與整合,以跨國公司為主體的服務業全球價值鏈逐步形成,并成為各國軟實力的角逐焦點。服務全球化的發展對我國服務業提升競爭力具有積極影響。

一方面,從引進來的角度來看,通過服務業跨國公司的引入,將外商直接投資轉換成資本力量,有利于我國服務業擺脫資金斷鏈的困境。例如,近年來外資銀行的引入促進了外國資本的大量流入,并為國際資本往來開辟了高效渠道。同時服務業跨國公司的引入有利于國內服務業資本利用效率的提升,即國內服務業通過學習跨國公司先進經營理念而提高服務質量。服務業跨國公司的進駐為我國提供了更多的就業崗位,同時跨國公司對我國服務業本土人才進行科學合理的培訓,建立了先進的人才培養機制,有利于提升我國服務業人力資本結構。跨國服務業通過示范效應和傳遞效應促進我國服務業對先進管理知識、服務模式與技能的學習,推動我國服務業的制度變遷并使之與國際接軌。

另一方面,從走出去的角度來看,我國知名服務企業的跨國經營可以在全球范圍內對資源進行優化配置,提高運作效率。我國服務企業通過對國際市場的開拓和對全球顧客的追隨,有利于積累服務管理經驗和提升國際營銷能力。我國服務企業通過在全球布局開展特許經營,有利于企業獲取規模經濟優勢,降低服務成本,提高投資收益。我國服務企業的全球化經營可以提高企業的國際知名度,展現企業實力,進一步促進了我國服務企業的市場開拓,贏得更廣泛的顧客支持。另外,我國服務企業通過在發達國家設立研發中心有利于跟蹤國際先進技術,提升我國服務業的科技創新能力。

服務全球化時代的來臨為我國服務業實現跨越式發展提供了歷史機遇,同時服務全球化的趨勢也使我國服務業面臨嚴峻的挑戰。一方面,從引進來的角度來看,外資服務企業的進駐對我國服務業的產業安全帶來了威脅。外國跨國服務企業經過市場的洗禮,具有雄厚的資金實力,先進的服務理念及豐富的國際化運營管理經驗。相比而言,我國服務企業在組織規模及管理手段等方面落后于它們,必然會喪失市場份額、流失客戶,不利于我國服務產業的安全。外資跨國服務企業的進駐將導致我國服務企業人才流失現象進一步加劇。由于跨國服務企業實施本土化戰略,其通過各種優越條件吸引我國高素質人才,不僅占領了服務市場份額,還在人才領域與我國企業展開了激烈的競爭。

另一方面,從走出去的角度來看,我國服務企業在拓寬海外市場的進程中將面臨諸多風險。包括缺乏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技術優勢,缺乏國際市場的營銷經驗,缺乏熟悉國際規則、國際市場的人才,缺乏具有國際知名度的服務品牌等。

我國服務業發展現狀

服務貿易規模不斷擴大,但一直處于逆差狀態。自2001年中國加入WTO以來,服務貿易的增長較為顯著。從服務貿易進出口總額來看,2001年至2012年中國服務貿易進出口總額從719億美元增長到4715億美元,年均增長19.3%,超過世界服務貿易進出口平均增幅10個百分點,服務貿易進出口總額占世界服務貿易進出口總額比重從2.7%上升至5.2%,2012年中國服務貿易排名躋身全球第三,位于美國、德國之后。

雖然我國服務貿易進出口總額發展成績喜人,但是不容忽視的是我國服務貿易一直處于逆差狀態,并且這種狀態呈現出逐漸擴大的趨勢。從1995年至今,我國服務貿易連續17年處于貿易逆差狀態。2012年我國服務貿易出口總額為1910億美元,服務貿易進口總額為2806億美元服務貿易逆差達到897億美元,與2011年的549億美元相比,貿易逆差同比增幅達到62%。2012年,我國服務貿易的逆差行業集中在旅游、運輸服務及專有權利使用等領域。從產業基礎來看,2011年我國服務貿易占國民經濟的比重達到43.1%,雖然相對往年有所增長,但還遠遠低于發達國家同期70%的水平,中國的服務貿易發展還有很大的潛力空間。

我國服務貿易結構不合理。近年來,我國服務貿易總額迅速發展,但在整個對外貿易活動中,我國還是以貨物貿易發展為主。2012年我國服務貿易總額為4715億美元,貨物貿易總額達到38667億美元。服務貿易總額占貨物貿易總額的10.87%,服務貿易的發展遠遠滯后于貨物貿易的發展。從服務貿易發展的內部行業結構來看,中國的服務貿易出口主要依賴于傳統的勞動密集型服務產業。如2012年我國的運輸服務和旅游服務的出口總額占服務貿易出口總額的比重達到46.5%。而金融、通訊、保險等技術密集型服務產業的發展還比較落后。2012年我國金融、通訊的服務出口總額只占當年服務貿易出口總額的0.99%和0.94%。由此看來,我國服務貿易整體競爭力不強,服務貿易出口還處于低級階段,服務貿易結構還有待優化。

我國服務貿易地區發展不平衡。從國內角度看,我國服務業主要集中在東部及沿海經濟發達地區,是我國服務貿易出口的主要地區。同時,服務業的發展以中心城市為集聚區進行發展。2010年,北京、天津、上海、廣州、重慶的服務業增加值總量達到3.41萬億元,占當年我國第三產業總值的14.7%。這其中,排名第一的北京的服務經濟占GDP的比重為75.1%,相對于最低的重慶高出40個百分點,表明我國服務業發展的地區差距還很明顯。從國際市場角度來看,多年來,我國服務貿易的出口市場主要集中在美國、日本、中國香港、歐盟、東盟。2012年對上述地區的服務貿易的總額占當年我國服務貿易總額的67%,表明我國對外服務貿易的市場集中度比較高,也預示著中國有廣闊的市場空間有待開發。

上一頁 1 2下一頁
[責任編輯:張蕾]
標簽: 發展前景   前瞻   全球化   服務業   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