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激情在线-天堂中文在线最新版地址-茄子视频破解永久ios-噜噜色图|www.bjxyzx.com

網站首頁 | 網站地圖

大國新村
首頁 > 經濟金融 > 全球經濟 > 正文

海洋經濟發展借鑒與啟示(2)

海洋經濟發展的國外借鑒

國際上普遍關注海洋經濟發展始于1982年簽署的《聯合國海洋法公約》。2001年,“21世紀是海洋世紀”概念首次在聯合國正式文件中提出,至此全球各國尤其是沿海國家對海洋認知和建設步步深入。從20世紀80年代以來,美、日、英、法、德等國家分別制定詳細的海洋科技發展規劃,提出要優先發展海洋高新技術,并將此作為戰略決策進行明確。各國希望能在未來的海洋政治、經濟及軍事方面獲得最有利的競爭地位,同時也把海洋經濟的發展作為國家經濟增速的新增長點。

美國22680千米的海岸線和340萬平方海里的專屬經濟區域使其海洋發展戰略不容忽視。其海洋經濟實力強大,產業發達,是目前世界上最主要的海洋經濟發達國家之一。縱觀歷史發展,不難看出美國海洋經濟取得今天的成就,有幾個方面不容忽視。首先,理論完備,方法系統。美國早在1974年就已經開始對海洋經濟進行研究,并提出了“海洋GDP”的概念和測算方法。之后又定義和量化海洋經濟、沿海經濟、海洋產業和海岸帶指標,以便進行統計。其次,政府主導,依據明確。美國政府對海洋經濟發展的主導性作用非常突出。美國《海洋資源與工程開發法》于1966年獲得國會通過,之后依據此法成立海洋科學、工程和資源總統委員會,就美國海洋問題進行全面審議。到1999年,美國正式組建了新的組織機構—國家海洋經濟計劃國家咨詢委員會,來具體管理國家海洋經濟發展,并開始正式實施“國家海洋經濟計劃”(NOEP)。除此之外,在2001年,布什總統還專門任命了一個由16人組成的海洋政策委員會,其成員由來自不同學科背景的人士組成,意在為修訂美國海洋政策提供科學研究和相關準備。最后,實力雄厚,科技支撐。美國依托自身強大經濟實力后盾,給海洋經濟最有利的支撐和保障。美國組建了3所研究所(伍茲霍爾、斯克里普斯海洋研究所和拉蒙特—多哈蒂地質研究所),同時,在國家海洋大氣局下屬成立水下研究中心等機構,以此形成海洋發展所需科技支撐。④

英國陸地資源貧瘠,島嶼眾多,其自然條件驅動其海洋產業迅猛發展。追根溯源,英國自18世紀開始便是海洋造船業和海洋運輸業大國,一直領先世界水平,是發展海洋經濟的典范代表,除了自然優勢條件外,英國海洋經濟的成功發展與其完善的法律法規和政策指導密不可分。一方面英國實施開發與保護并行的發展戰略,以南安普頓海洋學中心、普勞德曼海洋研究所等科研力量為依托,強大科技保障渠道,促使海洋經濟快速發展。在開發海洋資源的過程中制定和出臺了相關的法律法規和指導政策,如《海上傾廢法》、《人漁業政策》等,詳細規定和明確提出各種海洋經濟的發展戰略和開發利用過程中所應有的保護責任和措施,從而系統地開發海洋,保護海洋。另一方面海洋可再生資源開發利用中不影響捕魚權和航海權在內的其他公共權利的擁有。英國政府還對從事海洋可再生能源開發的企業提供建設補助金支持。⑤

日本作為一個島國,陸地資源缺乏,海洋是其經濟發展的命脈,因此日本對海洋的研究和重視程度也異常突出。日本海產量占世界總量的四分之一,日本九成以上的資源從海洋中得到,海洋運輸是其主要依賴途徑,海洋經濟對GDP的貢獻率達到50%。其中在海洋良種繁育、生物提煉、生物醫藥等高新科技產業方面成績卓著,規模成形。究其原因,有其三個方面的特點:第一,戰略指引。20世紀60年代以來,日本政府進行了產業戰略調整,開始逐步將經濟發展重心從重工業和化工業層面向海洋資源開發和海洋技術開發層面進行調整,推行“海洋立國”戰略。進入21世紀,海洋和宇宙開發成為日本政府新的發展戰略,并將此作為維系國家生存的基礎。第二,體制改革。管理體系的改革。2001年是日本海洋管理體系的一個分水嶺,這一年日本政府機構縮編,將海洋事務歸為8個部門進行管理,同時,為了協調各個機構與企業集團的利益沖突,日本設立了海洋開發審批委員會等協調機構,以此來推動國家政策順利實施。至此,日本有了專門負責海洋事務管理的政府機構。第三,產業集群。日本政府從2002年開始便推出了“產業集群計劃”,時隔3年到2004年,就已經有19個地區產業集群建設得到了政府認定,該計劃促使了日本海洋區域經濟的快速發展和成熟,并且形成了多層次的海洋經濟區域,逐步形成以大型港口為依托;以海洋技術進步、海洋高科技產業為先導;以拓寬經濟腹地范圍為基礎的發展趨勢。⑥

上一頁 1 23下一頁
[責任編輯:楊玲玲]
標簽: 啟示   經濟發展   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