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激情在线-天堂中文在线最新版地址-茄子视频破解永久ios-噜噜色图|www.bjxyzx.com

網站首頁 | 網站地圖

大國新村
首頁 > 經濟金融 > 區域聚焦 > 正文

運用鄧小平地緣戰略思想透析新疆發展形勢(2)

運用鄧小平地緣戰略思想營造新疆有利發展環境

新時期新疆地緣政治面臨的威脅。以美國為首西方勢力加緊了在歐亞大陸針對我國的戰略布局。布熱津斯基曾經綜合分析了歐亞大陸地緣戰略的重要性,提出:“美國要在法、德、俄、中、印這五個地緣戰略國家和烏克蘭、阿塞拜疆、韓國、土耳其、伊朗這五個地緣政治支軸國家之間縱橫捭闔,以在歐亞大棋局中保持主動,實現領導。”④為達成目標,美國采取了一系列針對歐亞大陸的行動。19世紀50年代,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著手促成了東歐劇變和蘇聯解體。隨后美國開始向中亞—因蘊藏豐富油氣資源而被視為21世紀戰略能源基地滲透。“9·11”事件之后,美國軍事力量深入阿富汗和中亞地區。隨著2014年北約宣布駐阿富汗部隊撤離日期的臨近,盤踞在阿富汗的各恐怖組織呈現了重返中亞的傾向,大國在該地區的政治博弈將日趨復雜激烈。

國際政局的變遷使得新疆所處的地域環境日趨復雜。隨著國際政治格局的變化,與新疆接壤各國的政治環境隨之變化。重構的各國由于內部政局動蕩或國家間矛盾的涌現,經濟發展潛力及競爭態勢的增強,使得在新疆居住的一些跨界民族更易受到來自外部的干擾。

中亞極端勢力加緊了對新疆的滲透和影響。進入21世紀,在中亞地區沉積已久的“三股勢力”(宗教極端勢力、民族分裂勢力和國際恐怖勢力)活動日趨猖獗,嚴重威脅到中亞各國及周邊地區的發展與穩定,新疆境內外的“東突”勢力與中亞“三股勢力”在思想、組織和行動上相互勾結與利用,加緊了對新疆的滲透和影響。

運用鄧小平的地緣戰略思想為新疆營造有利的外部地緣政治環境。處理好與周邊國家間的關系,營造對新疆有利的周邊地緣政治環境。我們要運用鄧小平的地緣戰略思想,從地緣政治的角度研究分析,積極推動以和平方式解決國家間、地區間的各類沖突和矛盾。繼續發展好與俄羅斯的戰略協作伙伴關系,保持與蒙古、印度、巴基斯坦良好的外交關系,發展好與阿富汗的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尤其要高度重視和發展同中亞各國的友好合作關系。不斷增進雙方的互利互信、鞏固友好、加強合作、促進共同發展繁榮的友好關系,營造新疆周邊和平的地緣政治環境。

發揮好“上海合作組織”的作用,營造有利于新疆穩定的周邊政治環境。上海合作組織是第一個以中國作為主要奠基人而發起的地區性合作組織。從該組織的發展歷程可以看出,中國與俄羅斯、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這六個接壤鄰國的合作關系,已經從安全領域拓展到經貿合作,充分體現了互信、互利、平等、協商、尊重多樣文明、謀求共同發展的宗旨。如今,該組織已經成為各成員國之間加強交流、維護安全與穩定的平臺。維護了各成員國和整個中亞地區的安全和穩定,為中國尤其是新疆地區的穩定與安全創造了良好的外部環境。

兵團是維護國家安全和新疆長治久安的重要力量

在新疆組建、恢復和加強兵團是中央基于國家安全所作的戰略決策。20世紀50年代,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決定建立兵團時,鄧小平同志是積極支持者。1954年10月7日,中央人民政府命令駐守新疆人民解放軍的大部集體就地轉業,并脫離國防部隊序列,成立了新疆軍區生產建設兵團,是全國第一個成立的兵團。中央賦予它的政治使命是勞武結合,屯墾戍邊。

20世紀80年代,第二代中央領導集體決定恢復兵團時,鄧小平同志是敏銳的戰略決策者。“文革”期間,全國的兵團陸續被撤銷,新疆軍區生產建設兵團的建制于1975年3月25日被撤銷。十一屆三中全會后,恢復新疆兵團體制被提到了議事日程。1981年,鄧小平同志來新疆視察后,基于新疆區情的特殊性,強調指出:“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恢復起來確有必要,組織形式與軍墾農場不同,任務還是黨、政、軍結合。”⑤1981年12月3日,《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關于恢復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的決定》出臺,決定恢復新疆生產建設兵團,這是“文革”中所有被撤銷的兵團中,惟一被恢復也是如今惟一存在的兵團。決定把“新疆軍區生產建設兵團”改為“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同時強調兵團的政治使命就是對內發展農墾事業,促進民族團結、發展各民族經濟文化事業,對外防御霸權主義侵略,保衛祖國邊疆。

上一頁 1 23下一頁
[責任編輯:楊玲玲]
標簽: 鄧小平   地緣   新疆   形勢   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