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層次人才緊缺是當前我國文化產業發展的重要瓶頸
從文化產業人才規模來看,一方面,文化產業從業人員總量規模不斷增長。根據國家統計局2008年第一次全國經濟普查和2004年第二次全國經濟普查數據顯示:2008年,我國文化產業法人單位46.08萬個,比2004年增長近45%;從業人員總數1182萬人,比2004年增長18.6%,占全國從業人員總數的1.53%,占城鎮從業人員總數的3.91%;人均增加值7.11萬元,是2004年的兩倍。另一方面,文化產業創意人才總量不足,且儲備少,遠不能滿足文化產業當前和長遠發展的需要。目前,我國文化產業從業人員中,以普通經營管理和技術服務人員為主,而創意人才絕對數量少、占比低,且多處于文化創意、策劃的具體執行層面,具有創造力的高端創意人才緊缺矛盾格外突出。以動漫游戲行業為例,現在幾乎全國所有的動漫游戲公司,在策劃、劇本、情節、宣傳推廣等方面,都沒有足夠的人才可以勝任,行業領軍人物更是稀少。受培養周期和培養能力的限制,高校所培養的學生因缺乏創意和經驗不足,短期內還不能完全滿足動漫游戲公司的需求。
從文化產業人才結構來看,一方面,文化產業從業人員總體年齡結構年輕化。從第六次人口普查數據看,我國文化產業從業人員以年輕群體為主,年齡在24歲之下、25~34歲、35~44歲人員的比重分別為20.2%、31.4%和26.4%,累計達到78%。文化產業從業人員總體年齡構成較為年輕,與文化產業本身特點和發展階段十分吻合。文化產業要求從業者具有敏銳的思維、較強的學習和創新能力,而年輕人更符合這樣的特征要求。當前,我國文化產業發展尚屬起步階段,其人才的培養和成熟需要一定的時間,這在客觀上導致了年輕人居多、高層次人才相對匱乏的狀況。另一方面,文化產業原創型、復合型人才最為缺乏。文化產業是文化、知識和技術高度融合的產業,主要依賴勞動者個體心智的創造,客觀上要求集聚大批既懂創意、設計、策劃,又懂高新科技的人員;既懂文化創意,又懂運營管理、營銷推廣的人員。當前,文化產業從業人員的培養成長路徑單一,導致人員知識結構、從業經驗、社會閱歷單一,跨學科、跨領域、跨行業的復合型人才極其匱乏。以新媒體行業為例,隨著以數字技術、網絡技術為核心的現代信息傳播技術的快速發展,新的傳播平臺、傳播工具、傳播通路不斷涌現,深刻改變著媒體行業的生存發展方式,新媒體行業應運而生。但是,新媒體行業從業人員大多來自于傳統媒體行業,其發展所急需的新聞傳播、藝術、通訊與信息技術、企業管理等領域交叉的復合型人才相對匱乏。
從文化產業人才素質來看,一方面,文化產業從業人員受教育程度高于全國總體水平。從全國第六次人口普查數據看,我國文化產業大專及以上學歷的就業者占19.3%,比全國總就業人口的平均水平高9.3個百分點;初中和高中教育程度的就業人員占比69.9%,比全國總就業人口的平均水平高7.2個百分點;初中及以下教育程度的就業人員占比10.8%,比全國總就業人口的平均水平低16.5個百分點。另一方面,在文化產業從業人員中,中高級職稱人員比重偏低。根據《中國文化文物統計年鑒》,文化產業中級、高級職稱人員分別占文化產業從業人員總數的5%和2%左右。文化產業高端人才匱乏,如企業家、領軍人才、高端創意人才、高端復合型人才等稀缺,是文化產業發展的重要瓶頸。
![](http://img.rmlt.com.cn/templates/rmlt2013/img/rmlt_logo.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