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激情在线-天堂中文在线最新版地址-茄子视频破解永久ios-噜噜色图|www.bjxyzx.com

網站首頁 | 網站地圖

大國新村
首頁 > 原創精品 > 成果首發 > 正文

互聯網金融:新的“金融神話”?(4)

其二,國內的眾籌融資發展,也遇到了制度方面的障礙。例如:按照證券法,向不特定對象發行證券,或者向特定對象發行證券累計超過200人的,都屬于公開發行,都需要經過證券監管部門的核準。在監管把握中,很多眾籌平臺都刻意規避紅線約束,而平臺項目的回報內容不能是股權、債券、分紅、利息形式等。雖然有少數眾籌項目仍然試圖突破股權融資的障礙,但是多數卻由于政策不明朗,越來越像是推廣平臺。當然,隨著對歐美制度的借鑒和突破,以及我國股票發行注冊制改革帶來的證券法修改可能,這類模式的前景依然可期。

其三,除了上述兩種典型基于互聯網的資金配置模式,其余多數是原有的資金配置模式的進一步延伸。例如,阿里巴巴推出的余額寶。實際上,多數其他各類金融產品與互聯網企業的結合模式,都屬于渠道的網絡化,加上服務功能的整合、投資者門檻的降低,實現了商業服務與金融服務功能的融合。然而,就提供高回報的投資收益率來說,其可持續性令人質疑。

第三,關于互聯網支付。可以看到,第三方支付企業及其支付產品的發展,使得居民在支付環節能夠享受更加便利的服務,甚至與更復雜的金融服務打包體驗。隨著技術的演進,零售支付的變化會進一步突破互聯網的傳統范疇,而向移動終端、移動網絡支付逐漸靠攏,這也使得零售支付更加轉向客戶需求導向創新的時代。同時,在大額資金支付方面,技術發展在于推動整體支付清算體系的統一性和順暢性,并且能夠服務于貨幣政策操作、滿足金融國際化的要求。

第四,關于互聯網金融風險管理。互聯網使得金融風險管理面臨新的挑戰,目前國內最關注的是互聯網對于傳統保險業的沖擊。進一步來看,互聯網增加了金融風險管理的復雜性。一則,對于系統性風險控制來說,互聯網時代產生了更多不確定性,尤其是資本市場的高頻交易融資帶來風險的迅速爆發,這在包括“光大事件”在內的各種股市烏龍事件中可以得到印證。二則,從個別金融產品交易的視角來看,互聯網雖然使得風險對沖需求下降,但是并沒有從根本上改變各類資金配置型金融活動的風險要素,只是重組了風險與收益的結構特點。同時,在某種程度上,很多互聯網金融創新反而是以承受更高的風險來換取服務便利及資金的可得性。三則,互聯網還沒有改變現有保險、擔保等風險分散機制的內在特質,只是增加了新渠道、新產品以及更多信息組織或業務組織形式。

第五,關于互聯網金融信息管理。應該說,國內的互聯網金融信息企業發展還處于起步階段。一方面,金融信息企業發展、金融信用平臺建設還非常滯后。另一方面,也出現了部分積極的探索。如在阿里巴巴集團的小額貸款公司發展中,充分運用了其電商平臺的信息支撐。而商業銀行也在積極成立電商平臺,試圖把信息、信用與業務充分結合起來。

需要注意的是,互聯網的大數據信息,短期內無法突破社會制度“軟”環境的約束,如果普遍產生的都是存在虛假質疑的數據,那么“大數據”只能帶來更大的信用風險扭曲。對此,除了長期內推動信用體系建設外,短期內推動信息“公開透明”是唯一可選的辦法。

互聯網金融展望:新的“金融神話”?

明確整體思路。就互聯網貨幣、互聯網金融風險管理、互聯網金融信息管理來看,可以預見,由于受到各種基礎條件的約束,互聯網金融未來在我國的發展空間仍然有限。而作為P2P網貸、眾籌融資等互聯網資金配置模式,當前發展的主要前提是存在利率“雙軌”及監管的空白地帶,未來的利率市場化改革步伐及政府監管思路的變化,將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其發展路徑。

必須承認,面對互聯網技術對傳統金融體系的沖擊,各國監管部門都感到難以把握其中日新月異的變化,都在通過“補課”來完善法律和監管機制。監管者最為關注的問題是,游離于傳統金融之外的這些新型金融活動是否會危及金融體系的穩定,能否大幅削弱金融調控能力。無論在發達國家還是中國,未來政府和監管者的認識和思路,都將是影響各類互聯網金融業務發展前景的核心因素。

上一頁 1 2345下一頁
[責任編輯:樊保玲]
標簽: 金融   神話   互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