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激情在线-天堂中文在线最新版地址-茄子视频破解永久ios-噜噜色图|www.bjxyzx.com

網站首頁 | 網站地圖

大國新村
首頁 > 經濟金融 > 宏觀大勢 > 正文

專家:我國下半年可能面臨熱錢流出壓力(4)

潛在增速的角度

一般而言,經濟體的潛在增速受到供給方面的因素影響,從增長核算方程來看,供給因素包括:勞動力、資本存量和全要素生產率。

根據對中國增長方程各部分的要素變化判斷我國在“十二五”時期(2011-2015),中國平均潛在G D P增長率約為7 .6%; “ 十 三 五 ” 時 期(2016—2020),中國平均潛在G D P增長率進一步下降到6.7%,其中,2020年我國G D P潛在增速將降至6.2%左右。

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的要求看

十八大報告中明確提出,“確保到2020年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宏偉目標”,“實現國內生產總值和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這里的翻番都是剔除通脹因素后的實際增長。

綜合來看,為了實現十八大報告中提出的“到2020年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宏偉目標”,2016-2020年期間,我國G D P平均增速達到6.5%就可以完成目標,那么我國G D P增速的新常態從目前的7 .5%左右降至2020年的6.0%左右即可。

從目前經濟各方面的條件、環境看

從目前經濟各方面的條件、環境看,建設新型城鎮化中,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等各項需求將使得2016-2020年期間,我國G D P增速保持在7%附近。考慮到新型城鎮化,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建設隨著時間推移對經濟增速帶動作用的減弱,預計我國G D P增速的新常態將可能從目前的7.5%左右逐步降至2020年的6.5%左右。

從發展中的各項約束條件看

我國目前正在經歷經濟增速換擋期、經濟結構調整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的三期疊加階段。經濟增長面臨各項約束條件,比如去杠桿化(目前包括居民、非金融企業和政府等的全口徑債務占G D P的比重已經達到210%,企業負債率排在新興市場經濟體第一)、產能過剩、房地產泡沫、地方政府債務、金融市場風險等。我們認為制約經濟增長的風險主要集中在三大領域:房地產、地方融資平臺和部分產能過剩的周期性行業。

追趕型經濟體從高速增長期過渡到中高速增長期,都將面臨高企的融資成本與逐漸下降的資本回報率之間的矛盾。我們測算的2013年底中國名義資本回報率為9%,目前的綜合融資成本在7%左右,已經日益接近。按照利率市場化的國際經驗,我們預期無風險收益率(融資成本)在未來幾年可能還將上升1-2個百分點。然而,中國名義資本回報率與經濟潛在產出變化趨勢一致,未來幾年可能呈現出逐漸下降的趨勢。因此,如果沒有顯著的技術進步發生,我們將在3-4年后看到中國資本成本超越資本回報率,實際經濟運行困難加劇,特別是部分低資本回報率和產能過剩行業所帶來的財政金融風險將顯著上升。

參考日韓等經濟結構轉型成功的經濟體,其經濟增速從高速增長階段過渡到中高速增長階段,G D P增速都下降了50%左右。其中,高污染、高耗能、低效率部門逐漸萎縮,新興消費、高科技、節能環保行業取得長足的發展,并成為經濟的主導產業。

考慮我國目前房地產、地方融資平臺和部分產能過剩行業的壓力約束,并為新興產業提供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同時參考日韓成功轉型經濟體的經驗,我們認為這一階段的經濟增速可能為高速增長期(10%)的50%-60%較為合適,即為5%-6%較為妥當。

綜上所述,從潛在增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總體要求、目前經濟各方面的環境和條件,以及發展中的各項約束條件來看,我國經濟增長的新常態也將隨著資源稟賦、環境要求、增長限制等因素的變化而變化。我們認為,我國經濟增長新常態的合理經濟增速將從2014年的7.5%左右,逐步降至2020年的6.0%-6.5%。

(閆坤 劉陳杰 作者單位:中國社會科學院)

上一頁 1 234下一頁
[責任編輯:王卓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