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的話: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關于“落實和完善黨的代表大會代表任期制,試行鄉鎮黨代會年會制,深化縣(市、區)黨代會常任制試點,實行黨代會代表提案制”的要求,2012年起,深圳市鹽田區啟動基層黨建創新“書記項目”——“深化黨代會常任制試點”,它是鹽田區在充分發揮黨代會、黨代表的實質性作用,開辟黨內民主,強化黨內監督方面的一項創新舉措。
人民論壇與中共廣東省委組織部聯合組成人民論壇廣東基層黨建書記項目專題調研組,深入實地調研,探索鹽田區創新推動“深化黨代會常任制試點”建設這一舉措的經驗、成效、意義,以期為試點工作提供優秀范本,為基層治理提供經驗借鑒。
“有了行業黨代表工作室這個平臺,今后我們也能像社區黨員群眾一樣,‘有地方說話,說話有人聽,有事能解決,有權去評判’啦!”一位參加鹽田區行業黨代表工作室揭牌暨“百名代表走千家”活動啟動儀式的拖車司機說這番話時,顯得特別高興。
2011年3月,鹽田區被確定為廣東省第二批黨代會常任制試點縣(區),以加強黨代表工作室建設為基礎,以發揮黨代表作用為核心,深入推進黨代會常任制試點工作,建立健全黨代表聯系黨員群眾的工作平臺和機制,把黨內民主延伸到基層各個領域,拓展了黨代表的履職空間。
“黨代會常任制試點”建設經驗
搭建履職平臺 拓寬服務渠道
以社區為基礎,建立社區黨代表工作室。鹽田區按照標準化、連鎖店模式建立社區黨代表工作室,每個工作室都有專職主任、秘書和若干名黨員志愿者。黨代表工作室掛牌工作,并在公告欄上明示黨代表姓名、聯系方式和近期工作情況。
以行業為依托,建立行業黨代表工作室。鹽田區在教育、衛生、公安、法院、檢察院和市集裝箱拖車運輸協會等6個行業系統內建立了行業黨代表工作室。不同行業的黨代表根據本行業的工作特點,積極開展履職工作,既能發揮黨代表的專業優勢,又有利于破解行業發展難題和困境,在實踐工作中取得了顯著成效。
以網絡為媒介,建立網絡黨代表工作室。鹽田區充分認識到網絡媒體在現代社會的迅速發展和重要作用,成立網絡黨代表工作室,市民只需登錄鹽田區《社情民意數字化管理系統》,便可直接聯系黨代表。黨代表工作室網上服務,既方便了黨員群眾向黨代表反映問題、表達訴求,又拓寬了黨代表工作室的服務渠道,提高了黨代表的履職效能。
完善工作機制 提供制度保障
訴求代理機制,是黨代表服務群眾的基礎。廣大黨員群眾可以通過直接到黨代表工作室、撥打工作室專線電話、登錄網絡工作系統以及利用服務工作卡等不同方式主動聯系黨代表。同時,所有黨代表都安排有固定的走訪日和接訪日,主動了解群眾利益訴求,并積極予以解決。如果群眾反映的問題無法當場答復和解決,黨代表必須利用《社情民意登記表》進行登記備案。
跟蹤反饋機制,是黨代表開展工作的重點。黨代表代理群眾訴求后,首先通過黨代表工作室整理匯總信息,轉交相關部門辦理,然后協調、跟蹤、督促承辦單位解決和落實。承辦單位按照“誰主管,誰反饋”和“誰提出,反饋誰”的原則,在規定期限內向黨員群眾、黨代表、黨代表工作室和區組織部門反饋具體工作情況。如果遇到特別復雜而短時間內難以解決的問題,黨代表工作室將持續跟蹤,直至問題解決。
考核評價機制,是黨代表履行職能的保障。黨代表根據各部門辦理群眾訴求的工作態度、工作效率、工作作風以及群眾滿意度等情況,對區直單位、各街道及其主要負責人進行考核評議,作為相關單位和個人績效考核總成績的重要部分。此外,黨代表的意見也是區委選拔任用干部的重要參考指標。考核評價機制的實施,為黨代表履行職能提供了權力保障,對各職能部門更好地服務群眾產生了積極推動作用。
創新管理模式 打造黨建品牌
實行黨代表履職項目化管理,提高服務主動性和針對性。項目化管理是指黨代表工作室根據本社區和掛點黨代表的特點,為黨代表履職服務擬出項目表、列出菜單,既有“必選項目”,也有“自選項目”,黨代表還可以根據需要“自創項目”,進一步豐富了履職的內容和形式。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把黨代表作一次宣講、開展一次志愿活動、解決一個訴求的“三個一”活動列為必選項目。對黨代表履職實行項目化管理,既切實考慮到廣大群眾的客觀需求,又充分發揮黨代表的自身優勢,從而提高了履職服務的主動性、針對性和計劃性。
建立黨代表履職積分制,對黨代表進行定期量化考核。鹽田區在全區公開發布《黨代表履職記分標準》,對不同難度的履職項目配給不同積分,黨代表憑借自己的履職情況,獲得相應的積分。黨代表履職積分情況每季度公布一次,每年為一個積分周期,年終積分將作為該年度評議黨代表工作的重要參考。目前,全區22個社區已經全部建立了黨代表履職積分臺賬,并規范執行。
開展黨代表交叉掛點服務,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由于不同工作和職務的黨代表解決群眾訴求的能力和特點各異,當社區黨代表工作室收集的群眾訴求超出了本社區掛職黨代表的專業領域或能力范圍時,工作室可直接與相關領域的其他黨代表聯系,邀請其協助解決群眾訴求,從而真正做到“服務群眾資源共享、代表履職優勢互補”。
規范權力運行 推進黨內民主
實現黨代表公推直選,保障黨內民主選舉。黨章明確規定黨代表的產生應“體現選舉人的意志”。為此,早在2011年,鹽田區就實現了區黨代表100%公推直選,全區6687名黨員和478個基層黨組織,共選舉產生170名黨代表。在最終確定的候選人預備人選中,差額比例達到51.6%,其中接近60%的人選是通過黨員聯名推薦和個人自薦等方式產生。
票決“兩委”工作報告,加強黨委工作領導。鹽田區從實現黨代會最高權力機關的作用出發,改進審議區委、區紀委工作報告的方式方法。大會讓全體黨代表分團充分討論“兩委”工作報告,區委全委會聽取各代表團討論意見后進行修改完善。改變以往舉手通過報告的形式,在黨代會大會上不記名投票對“兩委”工作報告進行票決。通過充分討論、民主票決,更真實地反映黨代表的意見建議,更直接地體現黨代會對區委工作的領導、監督和評議。
試行黨代表提案制度,促進黨內民主決策。鹽田區吸收人大、政協“兩會”民主決策的經驗,探索推出了黨代表提案制。區委在每年9、10月份,定期組織黨代表圍繞轄區黨建和重大經濟社會問題開展專題調研。黨代表根據日常履職和調研情況向黨代會提交提案,經大會各代表團討論后進行表決。同時,建立相應的提案辦理和反饋機制,保證提案制度的有效性,進而促進黨內決策科學化、民主化。
開創述職和問詢制度,加強黨內民主監督。鹽田區在加強黨內民主監督上動真格、抓實效,在堅持區黨代表列席區委常委會,強化監督的基礎上,創新建立了黨委述職制度和黨代表問詢制度。一方面,全體區委委員要向黨代會述職并接受評議。區委常委在大會上口頭述職,其他委員和部門則提交書面述職報告,由黨代表公開測評,現場公布結果。另一方面,黨代表對黨委會工作情況進行主動問詢,由區委領導和相關部門現場作答,并給予書面回復。這項制度的實施,為強化黨代會監督權,擴大黨內監督提供了制度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