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動基層黨委書記抓好黨建的源頭之策
——理順經濟建設和黨的建設二者間關系
中共焦作市委常委、修武縣委書記 郭 鵬
黨的建設事關國家前途與執政黨的命運,是基層黨委不言自明的頭號工作和“最大政績”。但一段時期以來,一些黨委書記只知道經濟建設重要,對黨建重視不夠,造成部分地方黨組織薄弱渙散,群眾路線流于形式,人民群眾對黨員干部認同度下降。那么,究竟為什么會出現基層黨委書記不重視黨建的問題?
第二批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開展以來,在河南省及焦作市活動督導組的幫助指導下,新一屆修武縣委班子帶著對這個問題的思考,廣泛開展調研,認真聽取黨代表、基層干部和群眾等各方意見,發現這一問題背后的根源是少數黨委書記無法理順經濟建設和黨的建設之間的關系,他們認為既然經濟建設是黨明確的中心工作,黨建作為“上層建筑”領域的建設,自然只能是次中心和輔助工作,作為一把手就是要抓主要矛盾,于是大張旗鼓地推進經濟工作,而對黨建工作采取高調表態、頻頻開會、反復批示等方式敷衍了事,進而造成黨建主體責任缺位。
實踐告訴我們,無法理順經濟建設和黨的建設兩者間的關系,就無法調動基層黨委書記內心深處抓好黨建工作的積極性,也無法從國家治理層面指導基層實踐,更無法建立基層黨建和群眾路線的長效機制。為此,修武縣委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市精神,進行了思想、組織、考核與制度四個層面的探索,在理順經濟建設和黨的建設兩者關系的難題中錘煉干部作風和擔當意識。
思想層面:用民心向背統籌經濟建設和黨的建設,使“政治賬”與“經濟賬”合二為一
面對經濟建設和黨的建設關系如何理順這一難題,修武縣委貫徹落實習總書記提出的“人心向背關系黨的生死存亡”,集中全縣智慧,提出了用民心向背統籌經濟建設和黨的建設,使兩者“合二為一”。
黨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是算政治賬。毛澤東同志曾對政治賬進行過通俗定義,即“把擁護我們的人搞得多多的,把反對我們的人搞得少少的”。只有內心深處的擁護才算真正的擁護,黨的建設歸根結底是民心向背。
而黨領導下的經濟建設,其出發點雖然是算經濟賬——經濟發展和社會民生福利,但落腳點同樣是算政治賬,還是民心向背。一些地方就是忘記了經濟建設的落腳點是民心向背,結果干部忙于使經濟項目和經濟指標全線飄紅,并不考慮這些指標能否轉化為老百姓對黨組織的擁護。部分引進項目還造成強拆和污染等問題,致使老百姓怨聲載道,最后經濟賬小贏,而政治賬大輸,得不償失。
用民心向背統籌經濟建設和黨的建設,使政治賬和經濟賬“合二為一”,黨的建設就不會被降格為經濟建設的次中心和輔助工作。才會使廣大黨員干部認識到兩者同等重要,是相互促進的。解決了基層干部對于黨建的思想誤區,才能從源頭上扭轉黨建工作只有靠“高度重視、施壓督導”,才能避免“撥撥轉轉,不撥不轉”的尷尬。在開展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期間,修武縣、鄉鎮、村三級黨組織廣泛宣傳“用民心向背統籌經濟建設和黨的建設”的理念,層層學習討論,不僅使得全縣14162名黨員干部人人明確了經濟建設和黨的建設都是中心工作,形成了抓好黨建工作的內生動力,更使得全縣28萬人民更好地理解了我們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增強了人民群眾對修武各級黨組織的認同與擁護。
組織層面:深化黨政合理分工,充實黨建主體責任
黨政分開、各司其職是我國政治體制的一個重要特征。黨委統攬全局、協調各方,同時肩負黨建主體責任,政府則在黨委的領導下具體負責經濟建設工作。但在基層實踐中,黨委和政府的權力邊界并不清晰,特別是在推進經濟建設這一中心工作中,往往很容易帶來權責不清甚至矛盾沖突。與此同時,因黨委和政府往往都把主要精力放在經濟建設上,黨建的主體責任實際處于缺位狀態。考慮到黨建工作的極端重要性,基層深化黨政合理分工已迫在眉睫。
修武縣以民心向背統籌經濟建設和黨的建設,從組織層面積極探索黨政合理分工。縣委的組織定位是算政治賬,算民心向背,算凝聚力;政府的組織定位則是算經濟賬,算項目建設,算民生保障。在實踐中,黨委與政府在經濟建設中各自遵循清晰的權力邊界。例如,修武縣在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的惠民項目中,政府在縣委領導下著重解決“前900米”,即負責具體項目和利民工程的推進實施;縣委則統攬全局、積極支持政府工作,重點負責打通“最后100米”,確保所辦實事讓群眾滿意。
在實際操作中,修武縣委主要通過兩個載體實現與政府的定位分工:一個載體是常委會,常委會定期聽取政府經濟運行狀況、重大項目進展、重大民生工程、產業發展和招商引資等經濟建設工作,以民心向背為標準逐項審核、逐項督導,既體現縣委對經濟建設算政治賬的領導,又賦予政府算經濟賬的充足空間;另一個載體是由縣委統籌、宣傳部具體牽頭、縣五大班子領導在各自分包的經濟社會項目中除了抓項目進度和協調問題,還負責在項目推進中體現黨員身份、黨旗、黨徽、“人民至上、共產黨好”等黨建符號元素,使經濟社會項目成為黨組織和黨員干部展示“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宗旨的有形載體。在開展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期間,修武縣委先后召開10余次常委會研究經濟建設背后的民心向背問題,統籌推進經濟建設和黨的建設,首批145個經濟社會發展項目中體現黨建元素670次。
考核層面:“真刀真槍”量化黨建考核,“硬約束”下“自奮蹄”
“黨要管黨”,黨建主體責任由各級黨委承擔,這一點不言自明。但在基層實際工作中,主體責任具體如何履行、考核標準具體如何確定?一直以來,經濟建設的硬指標——稅收、項目質量和工業用電量等在各地標準一致,優劣一目了然。也因此,有效激勵了基層干部全力以赴推進經濟工作,可謂“馬不揚鞭自奮蹄”。但相比起來,對黨建工作的考核多數卻是“軟指標”,即主要憑考核者的主觀判斷。這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越善于“推銷”自己的干部越容易出“成績”,黨建考核的公正公平性受到一定程度的質疑,無形中也削弱了各級黨委對黨建工作的重視程度。
很顯然,若不能對黨建工作進行“真刀真槍”地量化考核,就無法用硬指標激發基層黨委自覺抓好黨的建設、踐行群眾路線的積極性。為此,修武縣委以河南省開展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獨創的“群眾三評”為范本,在用民心向背統籌經濟建設和黨的建設的基礎上,深入調研全縣9個鄉鎮和工貿區,并借鑒河北省成安縣探索的“民意否決制”,建立了修武鄉鎮領導班子民心向背評議制度。具體做法上,首批選擇兩個鄉鎮作為試點,每半年組織符合選舉資格的轄區全部群眾代表,根據鄉黨委書記的述職視頻對鄉鎮領導班子進行一次民心向背評議,同時將評議結果及各鄉鎮對比情況作為縣委調整班子、任用干部的重要依據,評議得票不超過50%的黨委書記、鄉鎮長將不能被提拔重用。修武各鄉鎮受考核硬約束和相互競爭的壓力,紛紛出臺民心向背具體舉措,努力提升人民群眾對鄉鎮領導班子的認可度和信任度。
制度層面:建立教育實踐活動常態化機制,促黨員干部緊繃“政治弦”
用民心向背統籌經濟建設與黨的建設工作,理順兩者間的關系,不可能一蹴而就,在理論和實踐層面都需要建立長效機制。修武縣委在認真總結河南省和焦作市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基礎上,根據省委市委指示精神,研究制定了踐行群眾路線五項長效機制。這五項制度創新除了前述已介紹的“在經濟社會發展中體現黨建元素制度”和“鄉鎮黨政班子民心向背評議制度”兩項外,還有“黨內政治生活常態化(務虛會)制度”、“解決難題隱患和建議制度”及“群眾路線難題專項整治制度”。
具體來說,“黨內政治生活常態化(務虛會)制度”主要指全縣各級黨組織通過類似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民主生活會的“務虛會”平臺,兩周使用一次批評與自我批評的武器,切實增強黨員干部的角色意識和算政治賬意識,使黨員干部切實繃緊自律敬畏之弦。截止目前,修武各級黨組織已召開務虛會150余次。
“解決難題隱患和建議制度”主要指縣委每季度收集一次難題隱患和建議,每季度召開一次推進反饋會,發放一次“民心大禮包”,使群眾反映的每一個問題都能像“上級領導的批示一樣”得到重視。在目前兩個季度收集到群眾反映的2670條難題隱患和建議中,經過認真篩選梳理后確定亟需解決的有382條,其中,已經解決的有85條,直接受益群眾4330名。投之以桃,報之以李。修武各級黨員干部努力為人民群眾服務,人民群眾對黨員干部也更加愛戴和擁護。
“群眾路線難題專項整治制度”主要指在開展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修武在全縣確定了“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奢靡之風”、“確保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不走過場”、“社情民意收集”、“旅游環境”、“企業周邊環境”、“招商選資”、“信訪制度創新”十個踐行群眾路線的難題,實行縣委常委分包責任制和效果追究制,每人牽頭1-2項專項整治行動,每項難題整治中最少有100條以上須有明確整治時間、明確整治內容和明確整治效果的具體記錄,用細節倒逼成效。教育實踐活動結束之后,修武縣整理歸納出八項具體制度作為整治成果,繼續在抓常、抓細、抓長上下功夫,堅決防止“四風”問題反彈、回潮。
在理順經濟建設和黨的建設兩者間關系的探索中,修武縣1.4余萬名黨員干部深切感受到抓好黨建才是最大的政績——只有黨建抓好了,才能得到群眾的擁護,才能有團結一心、合理分工的領導班子,才能為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提供強勁動力和組織保障。
2014年,修武縣以民心向背統籌經濟建設和黨的建設,積極應對經濟新常態,先后榮獲全國文化先進縣、河南省“平安建設先進縣”、“中國絞胎瓷之都”等榮譽,云臺山被確定為國家旅游度假區創建單位。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增長12.1%,全縣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增長39.7%,產業集聚區固定資產投資增速超過60%,新上工業項目評比歷史性進入焦作前三,12名中國工程院院士蒞臨修武共商健康產業,全年新引入16個先進制造業、大文化、大旅游、大健康等戰略性新興產業項目。
理順經濟建設和黨的建設的關系任重道遠,修武縣的探索還很初步,部分黨建內容,如基層組織建設和反腐倡廉機制等,還需要進一步實踐完善,但是修武從一個縣域治理的個案中揭示出的調動基層黨委書記真正重視黨建工作的源頭之策,已被實踐證明是修武縣委在踐行第二批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最大的收獲。
![](http://img.rmlt.com.cn/templates/rmlt2013/img/rmlt_logo.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