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激情在线-天堂中文在线最新版地址-茄子视频破解永久ios-噜噜色图|www.bjxyzx.com

網站首頁 | 網站地圖

大國新村
首頁 > 原創精品 > 成果首發 > 正文

國民經濟核算體系:奠基與變革(3)

兼論錢伯海教授的重要理論創新

創立社會勞動價值論,支撐國民經濟核算體系改革

價值是經濟核算的基礎,沒有價值也就不能計算產值。我國國民經濟核算使用的MPS體系基于物質生產部門才能創造價值的理論,將服務業排斥在核算范圍之外。因此,我國國民經濟核算體系改革的關鍵在于擴大生產范圍,既要核算物質生產,也要核算服務生產。國務院于1984年成立專門的國民經濟統一核算標準領導小組,負責和領導我國國民經濟核算體系的改革工作。經過多年的理論研究和試點總結工作,國務院于1992年正式批準了我國國民經濟核算體系方案,并且確定1995年實現全面向新國民經濟核算體系的轉軌。

隨著《中國國民經濟核算體系(試行方案)》的出臺,經濟理論界出現了不和諧的聲音,有人認為我國國民經濟核算體系以資產階級三要素理論為基礎,從理論上陷入了資產階級庸俗經濟學的泥潭,并且在政治經濟學教科書和報刊上發表批評性論點。先生出于自己的工作責任,不僅當理論“衛士”,而且當理論“斗士”,主動迎戰,從理論基礎上證明我國國民經濟核算制度重大改革的科學性和可行性,并致力于宣傳我國新國民經濟核算體系。先生花費了大量的精力和心血,進行了系統的研究,取得了創新性理論成果——社會勞動價值理論。該理論論證了“從宏觀從全社會看的活勞動創造價值,恒等于從微觀從企業看活勞動與物化勞動共同創造價值。也就是,從企業看物活勞動共同創造價值,等于從社會看的活勞動創造價值”,⑦從而嚴密證明了第三產業創造價值。社會勞動價值理論是對馬克思主義勞動價值理論的繼承與發展,為我國國民經濟核算體系提供了堅實的理論基礎。

歷史告訴我們,人們對于新生事物的理解與接受需要一個過程。我認為認識與理解社會勞動價值理論必須具備“一個出發點,兩個基本素質”。“一個出發點”是指我們在認識與理解社會勞動價值理論時,必須從客觀實際出發,堅持實事求是的觀點。如果關起門來,脫離實際地從書本上找答案,那么可能把握不住該理論的實質,甚至誤解它、排斥它。⑧“兩個基本素質”是指我們在認識與理解社會勞動價值理論時必須具備宏觀思維和統計核算知識。所謂宏觀思維,就是不能靜態地和微觀地認識社會勞動價值理論,而要堅持動態的、聯系的和辯證的觀點,從整個國民經濟生產、分配、流通、使用的運行和三次產業運行過程,全面系統地認識與理解。所謂統計核算知識,主要包括經濟統計的基本理論、方法和理念,以及主要指標的計算。如果人們具備了“一個出發點,兩個基本素質”,那么不僅會接受社會勞動價值理論,而且能應用這個理論分析解決經濟社會的實際問題。

社會勞動價值理論不僅為國民經濟核算體系提供理論基礎,而且為創新型國家建設提供支撐。中國作為一個發展中國家,憑借低成本的要素供給、龐大的市場需求和不斷積累的技術能力,從而逐漸確立了全球制造業大國的地位。全球性金融危機、高漲的能源價格、嚴峻的環境問題,使第二次工業革命以來形成的生產形態面臨著愈來愈多的制約,而互聯網技術與可再生能源結合,使新一輪工業革命具備了現實基礎。能源生產與使用、社會生產方式、生產流程、組織方式以及生活方式等方面的變革,將重塑比較優勢,改變全球產業分工與貿易格局,解構產業關系,革新經濟地理,使全球利益分配重新洗牌。第三次工業革命的到來,將對中國“世界工廠”的地位提出嚴峻挑戰,中國經濟不僅可能面臨既有比較優勢喪失之憂,而且因產業競爭力弱而難以占據產業鏈高附加值環節的問題會進一步惡化。中國必須增強自主技術創新能力,加快產業結構調整,突破產業核心關鍵技術,打造中國經濟升級版,主動迎接第三次工業革命的挑戰,力求在某些產業領域發揮全球引領作用,從傳統發達國家和新興發展中國家的包圍中脫穎而出。中國錯過了第一次工業革命,而且是在第二次工業革命達到頂峰時才加入。中國一些城市看起來很現代,但實際上仍在經歷第二次工業革命,對于第三次工業革命只是略有涉及。如果我們不能認識社會勞動創造價值的理論,不能從理論上、政策上、實踐上全面認識和把握第三次工業革命的精髓,不能取得核心關鍵技術的突破,那么就難以迎接第三次工業革命的挑戰,就會失去機遇,中國經濟會在新一輪的產業分工與財富版圖切割中被邊緣化。

  

上一頁 1 23456...11下一頁
[責任編輯:楊昀赟]
標簽: 國民經濟   核算   變革   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