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塌方式腐敗”影響政治系統的運行狀態
由于“塌方式腐敗”的上述特點,其危害性不言而喻,尤其是對政治安全的危害最為顯著。所謂政治安全,抽象地講,就是指政治系統處于一種良性的運行狀態。具體而言,包括以下三層含義:一是指政治系統處于一種有序的運行狀態,只有當政治系統的運行處于一種良好的秩序狀態時,才可能是良性的,也才可能是安全的;二是指政治系統處于一種穩定的運行狀態,只有當政治系統的運行處于一種相對穩定的狀態時,才可能避免解體,也才可能是安全的;三是指政治系統處于一種可持續發展的狀態,只有當政治系統是可持續發展的,才是有生命力的,也才可能是安全的。“塌方式腐敗”對政治安全的危害,不僅是對政治系統運行的有序性、穩定性造成破壞,而且還威脅著政治系統的可持續發展。
第一,“塌方式腐敗”破壞了政治系統運行的有序性。政治系統的運行是通過掌握公共權力的政治人來實現的,本質上就是一個公共權力的獲取、分配和運用的過程。政治系統有序運行的必要條件之一是公共權力的行使必須按照公共權力的本質要求來實現其公共目標,在我國,就是為人民服務,為絕大多數人謀利益。但是,在“塌方式腐敗”狀態下,公共權力被運用來為個人或小集團牟取不正當利益,這就使得公共權力的獲取、分配和運行偏離原來的正確軌道,導致政治系統的運行處于無序或混亂狀態。
第二,“塌方式腐敗”破壞了政治系統運行的穩定性。政治系統穩定運行意味著政治系統按照既定的方向、沿著既定的軌道并且在已設定的速度和范圍內運行。所謂既定的方向和軌道,其內容就包含了公共權力運用所服務和謀利益的指向,這種既定的指向就是為公,為人民服務,謀取公共利益。但是,“塌方式腐敗”使得政治系統的運行與既定的方向發生偏離,甚至有可能滑向錯誤的軌道。
第三,“塌方式腐敗”威脅著政治系統的可持續發展。一個系統的可持續發展是其生命力之所在,政治系統也是如此。這里所說的可持續發展,有三個必不可少的前提:一是系統內部需要有發展的內在動力,正是這種內在動力不斷推動政治系統持續發展;二是政治系統外部需要有一個良好的發展環境,這是政治系統得以可持續發展的外在保障;三是政治系統發展的方向必須是正確的,即沿著既定的、正確的方向發展。局部地區“塌方式腐敗”的存在,一方面有可能造成政治系統內部肌體的腐朽,使之失去發展動力;另一方面破壞了政治系統的發展環境,使之失去發展的外部保障。退一步講,即使政治系統有所發展,它的發展方向也可能遭到擾亂??傊?,“塌方式腐敗”致使政治系統的良性發展變得不可持續,而一種不可持續發展的政治系統絕對是不安全的政治系統。
(作者為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副院長、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