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激情在线-天堂中文在线最新版地址-茄子视频破解永久ios-噜噜色图|www.bjxyzx.com

網站首頁 | 網站地圖

大國新村
首頁 > 原創精品 > 成果首發 > 正文

當前公眾的耐受力指數調查(2015)(2)

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關鍵之年,隨著經濟新常態下改革的不斷深入,發展中的深層次矛盾和社會利益多元化帶來的利益碰撞不斷凸顯。發展方式的艱難轉型、步入深水期“啃硬骨頭”的改革、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階段,都需要我們鍥而不舍,堅守信念,用一份強韌的耐受力面對困難與挑戰。正如習總書記在2015年新年賀詞中指出的,“我們正在從事的事業是偉大的,堅忍不拔才能勝利,半途而廢必將一事無成”。鑒于此,摸清當前公眾的耐受力水平,了解影響耐受力水平的因素,探索當下公眾耐受力的主要特征,對更好地理解和把握社會主流價值取向,更好地處理改革、發展、穩定的關系意義重大。

人民論壇問卷調查中心在全國范圍內發起了“中國公眾耐受力指數調查”,調查內容包括公眾的心理韌性水平、社會滿意度、假定不利情境下的選擇傾向、價值觀變量以及人口統計學資料。

中國公眾的耐受力中等偏高,逆境復原力最強

心理學研究表明,耐受力主要指人對環境的適應能力以及對應激事件的承受能力。對環境的適應能力主要體現在個人對所處的自然條件、生活環境、工作氛圍、人際關系等能夠保持良好的適應,且當環境改變時不會因缺乏應變能力而出現不良反應。對應激事件的耐受力集中體現在個人能夠承受并理智地處理壓力和困境,并以更積極有效的方式化解壓力。

借鑒心理學的耐受力量表分析,我們將對耐受力的測量分為“心理韌性量表”和“滿意度量表”兩大部分。相對應地,我們將決定和支撐公眾耐受力的影響因素概括為堅韌性、樂觀性、力量性和社會滿意度四個維度,前三項是影響公眾心理韌性的三個維度,而社會滿意度將對心理韌性水平產生一定影響。據此,我們將耐受力指數分值設定在0-100分之間,50分為臨界值,分數越高,代表公眾的耐受力水平越高,抗壓能力和應對挑戰的能力也就越強。調查發現:

當下公眾的耐受力中等偏高,與年齡的增長呈正相關,學歷、收入水平等的影響并不顯著。通過對調查結果的量化分析,本次調查的公眾耐受力指數平均值為68.8,高出臨界點50分1.5個標準差,屬中等偏上水平(具體見圖1)。結合人口統計學變量的相關分析發現,在中青年群體中,年齡越大,耐受力水平越高。即從25歲以下、26-35歲和36-45歲三個群體的選擇來看,隨著年齡的增長,耐受力得分越高。而居住地、學歷和收入水平之間的差異對耐受力的影響并不顯著。

QQ截圖20150503172828

公眾的逆境復原力得分最高,超七成受訪者表示樂意面對挑戰。所謂力量性,是指個人在經歷挫折后不僅能夠復原,還能獲得更好的發展和成績。本次調查結果顯示,公眾的力量性水平得分最高,為70.3分,高于臨界值1.29個標準差。53.2%的受訪者認為自己能夠非常好地適應變化,其中超七成受訪者表示喜歡面對挑戰,“面對壓力和困境,我反而更有力量”這一觀點獲得3.31分的評分(滿分5分),顯示出公眾具有較好的逆境復原力。具體來看,公眾逆境復原能力的高低與年齡、性別存在顯著關聯:男性的力量性得分要顯著高于女性;25歲以下群體的力量性得分最低,且明顯低于36-55歲的中青年群體。

堅韌性對耐受力影響最明顯,70后群體抗壓能力明顯高于其他世代。所謂堅韌性,是指個人面對挑戰時能夠保持鎮定自若、堅定不移的態度,并且能夠迅速反應,較好地控制個人情緒。調查顯示,公眾的堅韌性水平得分為69.9分,高于臨界值1.38個標準差,堅忍不拔的心態對耐受力水平高低的影響最為顯著(相關系數為0.881,在0.01水平上顯著相關)。我們從目標計劃、決策能力、把控能力等方面對受訪者的堅韌性進行了測量,結果發現,64.4%的受訪者高度認同“面對困難和挑戰,我不會輕易放棄”的觀點;超過半數受訪者則認為自己能夠很好地掌控生活。與此同時,受訪者對“能夠做出艱難的或不同尋常的決定”給出了3.42分的評分(滿分5分)。進一步分析顯示,男性的堅韌性水平得分略高于女性;而70后群體堅韌性水平得分明顯高于其他年齡段。對此,有受訪者認為這同70后群體正是社會建設中堅力量,肩負的責任和使命最重不無關聯。

與力量性、堅韌性相比,當前公眾樂觀程度相對偏低,城市居民相對更樂觀。根據對調查結果的測算,公眾的樂觀性水平得分為67.4分,高于臨界值1.55個標準差,與力量性、堅韌性水平相比,中國公眾當前的樂觀程度相對偏低。我們從情感關系支持和應對問題能力兩個角度考察了公眾當前的樂觀性水平:超過半數的受訪者(51.3%)比較認同“我有親密、安全的關系”;而面對“無論發生什么我都能應對”的判斷,受訪者給出了3.27分的評價(滿分5分)。這反映出受訪者普遍能夠從積極的角度面對問題,但積極程度仍有待提高。此外,調查顯示,居住在城市的受訪者樂觀性得分(68.2分)略高于居住在鄉鎮村的受訪者(61.7分),這種差異可能與不同居住地區不同的社會生活環境和人際交往關系有一定關系,城市居民更高的收入水平、更多的休閑娛樂方式和更好的基礎設施條件等都可能對樂觀性產生積極影響。

上一頁 1 2345下一頁
[責任編輯:趙帆]
標簽: 耐受力   公眾   指數   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