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激情在线-天堂中文在线最新版地址-茄子视频破解永久ios-噜噜色图|www.bjxyzx.com

網站首頁 | 網站地圖

大國新村
首頁 > 原創精品 > 成果首發 > 正文

智慧“罩”城市 生活在“云”端(2)

——公眾對智慧城市的認知狀況調查

李克強總理在2015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發展智慧城市,保護和傳承歷史、地域文化”。智慧城市是我國城鎮化、工業化、信息化等國家戰略的重要載體,是實現國家戰略目標的必由之路。2014年,國家發改委、工信部、科技部、公安部、財政部、國土部、住建部、交通部等八部委印發了《關于促進智慧城市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要求各地區、各有關部門認真落實該指導意見提出的各項任務,確保智慧城市建設健康有序推進。目前,除北上廣深外,武漢、寧波、南京、佛山等地的智慧城市建設也已經取得明顯成效。

所謂智慧城市,就是運用信息和通信技術手段實現對城市的智慧式管理和運行。可以說,智慧城市是“互聯網+”時代下的城市發展新趨勢。我們日常使用的移動支付、打車軟件、智能導航系統、電子病歷、電子政務等等都是智慧城市在公共生活中的體現。那么,智慧城市到底如何影響人們的生活方式?公眾對現階段智慧城市建設的哪些方面更為關注?我國發展智慧城市有哪些優勢、又存在哪些困難?圍繞著智慧城市建設的系列問題,人民論壇問卷調查中心面向社會公眾發起了本次問卷調查。

超六成受訪者認為智慧城市建設改變生活方式

智慧城市是否給人們的生活方式帶來了變化?調查顯示,對于這一問題,有64.2%的受訪者認為生活發生了變化,其中,23.9%的受訪者認為“改變很大”,只有15.0%的受訪者認為“沒什么變化”(見圖1)。近幾年,人們已經開始接受和認可智慧城市的建設對個人生活方式的改變,并且感受到智慧城市已經融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1

進一步分析發現,其一,青年群體對于智慧城市建設給自身生活方式帶來的變化感受更明顯。超六成的45歲以下受訪者明顯感受到智慧城市發展對生活方式改變的影響,而且年齡越小,感覺到的變化越大。從受訪者的實際生活角度來看,智慧城市建設更直接地體現在信息化水平的提高上,而青年群體能夠更多、更快、更直接地從信息化過程中受益,從而更明顯地感受到生活方式的改變。其二,居住在鄉鎮村的受訪者更認可智慧城市建設帶來的變化。62.5%的居住在鄉鎮村的受訪者認為智慧城市的發展使自己的生活方式發生很大改變,這一比例遠高于來自直轄市的受訪者(37.5%)。

超半數受訪者認為智慧城市建設應重點關注醫療和交通

對于我國現階段智慧城市建設應重點推進的領域,超半數受訪者選擇了醫療和交通領域,40.6%的受訪者選擇了教育領域。相比之下,選擇物流領域受訪者占比最低,還不到一成(見圖2)。這反映出我國政府在推進智慧城市建設時,應重點關注基礎性的公共服務,尤其是關系民生的醫療、交通和教育領域;同時也側面反映出我國物流領域的智慧化程度相對較高,其建設經驗可以為其他領域所借鑒。

2

以醫療為例,做好信息基礎設施建設與服務、構建更為完善的信息系統,可以讓醫療變得更“智慧”。醫保實時結算、電子病歷跨院檢索等技術既節約了患者的就診成本,又提高了醫生的工作效率。對于智慧交通而言,居住在直轄市受訪者的重視度(67.4%)要顯著高于其他城市(重視度均低于五成)。可見,在多數受訪者看來,一線城市的交通問題迫切需要改善,而智慧交通作為智慧城市的重要構成,是解決交通問題的重要手段和優先選擇方案。智慧交通可以利用先進的信息技術、衛星導航與定位技術、電子控制技術等,實現人、車、路的密切配合,在極大地提高交通運輸效率、保障交通安全和改善交通運輸環境的同時,提高能源等資源利用效率。

上一頁 1 23下一頁
[責任編輯:趙帆]
標簽: 智慧   城市   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