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激情在线-天堂中文在线最新版地址-茄子视频破解永久ios-噜噜色图|www.bjxyzx.com

網站首頁 | 網站地圖

大國新村
首頁 > 經濟金融 > 熱點觀察 > 正文

新時期銀行消費信貸風險與防范

【摘要】目前,我國消費信貸規模擴大,品種日益趨于國際化,但消費信貸發展與壯大依舊受到種種問題的制約,最突出的就是未能建立適宜國情且行而有效的風險管理制度。文章從中國銀行消費信貸的現狀入手,闡述我國消費信貸管理存在的諸如消費信貸法律制度尚不健全等問題,提出了行之有效的措施,以更好地完善銀行消費信貸管理體系。

【關鍵詞】消費信貸 風險 風險管理 機制

【中圖分類號】D4            【文獻標識碼】A

消費信貸作為現代金融體系下的零售業務,對于個人金融市場而言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由于其在新中國成立后的改革開放時期進入大陸,因而具備著誘人的發展前景與極大的利潤潛能,同時消費信貸還是確立起個人客戶與銀行之間穩定關系的有效方法之一。為了在消費信貸市場占據優勢,傳統商業銀行、新型區域銀行乃至外資銀行紛紛快速地拓展此項業務,甚至開始打法律的擦邊球,使得個人信貸消費的風險逐步加劇。由于消費信貸管理制度是否健全關系著銀行今后是否健康持續經營,從長遠上來講,也影響著社會穩定發展。由此可見,規范銀行消費信貸管理刻不容緩。

銀行消費信貸及其風險概述

消費信貸的概念及種類。消費信貸是個人和家庭用于滿足個人生活需求的信用貸款,具體是以個人信用和名下財產為支付能力的一個證明或依據,以未來的預期收入為基礎,向銀行申請,所取得的貸款,并一次或分期來償還。信貸貸款對象主要是自然人,貸款目的主要用于購置房產、汽車、消費生活用品。由于現代經濟的發展從長遠上看趨于通貨膨脹,因此適當的個人信貸有利于提高消費者的生活水平,在金融分配層面為個人消費者提供更大的權益。消費貸款以個人消費的需求為前提條件,將個人當前收入以及未來期值收入預算作為約束條件,通過銀行的貨幣保障,提前實現商品的消費。消費信貸發端于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后,首先在美國流行開來。受惠于第二次工業革命成果井噴的影響,以美國為首的資本主義市場短時期內誕生了數以百計的,面向工薪消費者的消費商品,而同一時期的普通人均收入則沒有較大幅度的提升,在此背景下,大量商家依托銀行開辦了購買商品的消費信貸業務,旨在最大限度地利用并轉化市場購買力,因此在當時的資本主義市場中,大到別墅、汽車,小到時裝、留聲機均能通過信貸購買。過度的信貸消費一方面為日新月異的工業革命成果提供了展示的舞臺,另一方面則產生了極大的信貸風險,為經濟大蕭條埋下了伏筆。

消費信貸風險概念及類別。消費信貸風險廣義上是指貸款收益的風險或波動,狹義上則是商業銀行信貸資產因受到內外條件制約,產生了空頭的期指,使信貸資產或收益發生損失,最終導致銀行信貸價值乃至銀行金融杠桿縮水的可能性。消費信貸風險主要包括:

信用風險。借款人信用風險是比較常見的一種風險。在消費信貸業務中信用風險主要體現為以下情況。一是同商業銀行產生消費信貸業務關系的產業法人、個人借貸者、房貸者,可能存在惡意欺詐銀行信用貸款的心理,在通過專業欺詐手段隱瞞相關信息后,銀行做出錯誤的判斷,很可能遭受極大的損失。二是借款人的收入期望被沽空,其還款能力、還款意愿受到了質疑,借款人個人信用受到懷疑,且不能按時償還銀行借款造成商業銀行信貸資產難以回流。歷史上發生于1929年的經濟大蕭條正是信用風險危機爆發的真實寫照,隨著大量中小型銀行無法按時收回貸款資金,各類大型銀行收緊銀根,維持市場運作的資金鏈瞬間斷裂,最終的結果就是企業資不抵債,經濟瀕于破產。

操作風險。操作風險是銀行業務人員操作不當,銀行有的人員法律意識淡薄,忽視訴訟時效,導致銀行失去勝訴權。2010年五月,美國華爾街的某位職員錄入數據時,錯將“百萬”寫成了“十億”,結果造成股市大崩盤,堪稱有史以來單日內最大跌幅。

市場風險。市場風險是指受市場外部環境變化,由此給銀行帶來的財務方面的損失。主要包括利率風險、匯率風險、地區風險,從而增加消費者還貸風險。2014年,全球原油供應供過于求,導致原油價格暴跌,極大地打擊了諸如俄羅斯、委內瑞拉等較為依靠原油出口的經濟體。

政策風險。政策風險在我國還是占很大比重的,因為政府在宏觀調控方面對于經濟的干涉十分有力。而與消費信貸業務關系較為緊密的一些行業,諸如地產、汽車、保險、金融等,受政策性影響非常大,例如房地產行業、汽車行業、保險行業、家電行業等受宏觀調控時,影響巨大。

消費信貸風險的特征。第一,對消費信貸風險的影響因素較多。消費信貸的資金還款來源主要為消費者的可預期收入,如工資、獎金、股票分紅等等,這些收入在預期內算作能夠保證的,然而實際上都會受到宏觀經濟和客戶個人條件的雙重影響。如國家對房貸利率進行調整,則會影響客戶還款能力。宏觀形勢或借款人本身的情況發生的變化越大,那么造成的風險程度也就越大。

第二,長期潛在性。由于中國的借貸消費集中于購置房產,而住房貸款的還款時期相當漫長,最長期限可能達到20~30年。因此銀行要承受的未知風險較大,對于銀行而言,受到信息條件的制約,不可能預測到幾十年以后的事情,自然也就無法精確估算未來個人還款能力。

第三,頂層設計的制約造成銀行在消費信貸風險的控制層面能力偏弱。從風險管理的角度來看,銀行需要審查個人的信用記錄、還款能力等,如果要求個人提供抵押物,銀行還需對抵押物進行評估,在一定程度上承擔抵押物貶值的風險。

銀行消費信貸風險現狀

消費信貸余額快速增長。中國消費信貸市場獲得了巨大的拓展,總體消費貸款逐年增加,消費貸款余額占全部貸款余額的比值獲得極大增加。根據美國波士頓咨詢公司最新報告,我們可以看到如下信息;在2005~2010年這短短的6年間,我國個人消費信貸平均水平以每年不到30%的速度瘋狂地增長著,這一數據令所有的金融工作者為之驚嘆,這說明,預計約7億元人民幣左右的市場將在未來五年以年均25%的速度不斷地發展,并在將來五年突破20億元人民幣。

消費信貸品種日趨豐富。根據《2013年支付體系運行總體情況》報告顯示:信用卡累計發卡3.91億張,較上年末增長18.03%,增速加快2.03個百分點。全國人均擁有銀行卡3.11張,較上年末增長17.80%,其中,信用卡人均擁有0.29張,較上年末增長16.00%,同時帶來了授信額和透支余額的增加。截至2013年末,信用卡授信總額為4.57萬億元,同比增長31.17%;信用卡期末應償信貸總額為1.84萬億元,同比增長61.80%;信用卡卡均授信額度1.17萬元,授信使用率達40.29%,較上年末增加7.63個百分點;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消費信貸的品種也在日趨豐富。

消費信貸業務風險管理的正規化。對于中國而言,商業銀行消費信貸業務同西方發達國家相比,在時間方面還有著不小差距,在業務拓展的初期,國內銀行依據老舊經驗,往往只注重規模,忽視了對信貸風險的管理。隨著我國商業銀行管理者素質的日益提升,以及當前幾次危機,這些引起了當局者以及金融管理者們的注意,他們開始普遍重視風險管理制度,對制度進行改進,從而提高了風險防范能力。

銀行消費信貸風險防范存在的問題

銀行消費信貸風險管理外部方面的問題。第一,消費信貸法律法規體系不完善。在現有的消費信貸制度體系中,存在著與其不相匹配的政策法規,如關于抵押物以何種價格、何種途徑變現問題在現有擔保法中并沒有具備指導意義的規定。最為重要的是,中國汽車消費信貸管理條例并未頒布,法律法規體系有待完善。

第二,個人信用信息基礎數據庫不完善。個人信用系統的進入可以有效地防止個人過度負債、不良貸款的發生,方便廣大消費者借貸,促進銀行業務穩定發展。但實踐效率不是很理想,由于出臺時間比較短,個人消費信貸信息不全面,存在著困難和問題,例如:港澳地區涉及不到。如果授信對象提供的是港澳通行證,或者是香港和澳門其特區身份證,則在個人信用信息基礎數據庫查不到借款人相關的信用信息。

第三,消費信貸供應體系單一僵化。消費信貸供應體系單一僵化主要體現在提供消費信貸機構比較單一。西方發達國家提供消費信貸的機構比較多,如商業銀行、保險公司、商家等。但是我國消費信貸發展較為落后,提供消費信貸的機構受到了國家傳統觀念的制約,因此被大型銀行所壟斷,比較單一僵化。且各銀行提供的消費信貸產品和服務沒有多大差異,而且這類信貸供應體系可以說是壟斷了消費信貸市場,不利于信貸市場發展。

上一頁 1 23下一頁
[責任編輯:張蕾]
標簽: 信貸   時期   風險   銀行   消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