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激情在线-天堂中文在线最新版地址-茄子视频破解永久ios-噜噜色图|www.bjxyzx.com

網站首頁 | 網站地圖

人民論壇網·國家治理網> 前沿理論> 正文

發達國家農地金融制度的經驗及其啟示(2)

農地抵押債券保障農地金融可持續發展

農業投資回報期長、農地價值變現困難,決定了趨利性的金融資本無法扎根農村。美國、德國和法國以政府支持的農地抵押債券為貸款機構募集資金,并通過發展農地抵押債券二級市場增強放貸機構的資產流動性,建立了農地抵押貸款商業化、可持續的運作機制。這種農地債券化是發達國家農地金融系統能夠成功運作的關鍵。

一是農地債券化建立了資金從城市向農村轉移的機制,保證了農貸系統的低成本資金來源。農村資金匱乏是這些國家在農業現代化起步期面臨的共性問題,農村內部資金無法滿足農業長期性、規模化投資需要。通過將抵押土地打包發行債券實現了跨區域、跨部門融資,有效擴大了金融機構的貸款能力。在政府的授權和擔保下,德國土地抵押信用合作社可直接或以成立聯合合作銀行的形式,發行以集合抵押土地為擔保的債券,聯合合作銀行負責推銷債券和贖回債券及協調各合作社之間的資金融通。后來,德國成立了農業地產抵押銀行,以政府信用為擔保發行農地抵押債券,為各個土地抵押合作社和土地信貸銀行提供信貸資金支持。美國早期是由聯邦土地銀行統一發行農地抵押債券,再將募集資金按照抵押土地資產比例向各土地銀行發放“批發貸款”。之后是由聯邦農業抵押公司通過購買抵押貸款或抵押貸款支持債券,向發放抵押貸款的銀行提供流動性支持。這些農地抵押債券有政府擔保且流通性強,對投資機構來說,因為安全和收益免稅而倍受青睞,對貸款銀行來說,其成本也大大低于其他的籌資方式。

二是農地債券化使得貸款銀行可通過債券流通回收資金,解決了抵押農地處置難的問題。為了促進債券流通,美國設立聯邦農業抵押公司,以債券購買、購買承諾和持有,為農地抵押貸款債券提供擔保,吸收社會資本投資農地抵押債券,由此建立了農地抵押貸款流轉的二級市場。德國農地抵押債券的流動性也很強,債券流通不受地域的限制。貸款銀行可以以賣出農地抵押債券的方式來實現抵押權,這就大大分散了貸款銀行的資產風險。在貸款出現償還危機時,銀行能夠在保障資產安全的前提下盡量避免處置抵押土地,可以更多地以貸款延期、救助支持的方式防止逾期貸款轉化為呆賬、壞賬。因而,農地抵押貸款違約率很低,處置抵押農地的情況更是微乎其微。比如,從2003年到現在,美國農貸系統中不付息的農地抵押貸款占貸款總額比例都在1%以下,2010年最高時期也只有2.11%,其中拍賣清償占比不超過30%。由于有農地抵押債券募集資金的支持,金融機構對農業的長期貸款才具有商業可行性,解決了銀行短期性資金來源與農業長期性貸款需求之間的矛盾。

三是農地債券化將政府的支持充分放大,建立了農業政策性金融的市場化運行機制。因為有政府對農地抵押債券擔保、認購和回購支持,各國農地抵押債券都是僅次于國債的優質債券。美國聯邦土地銀行首次發行的農地抵押債券,大部分是由美國財政部購買。1921年起,隨著金融市場情況好轉,美國財政部便將所持有的全部農地抵押債券在公開市場中轉售,后來農地抵押債券實現了較好的市場銷售,但在出現市場危機時,政府會及時增撥資金進行救助。而后政府主要通過聯邦農業抵押公司來買賣農地抵押債券調節資金供需,穩定金融市場秩序。法國《土地銀行法》規定中央政府及部門每年要購買一定數量的農地抵押債券。農地抵押債券早期都需要政府托市,但只要市場各個環節能夠理順,就能夠聚合大量社會資本實現商業可持續,大大降低對財政的依賴。而且這創造了政府支持和引導農業發展的一種新政策手段,以政策性債券籌集資金的導向性配置,調動具有資源、網絡和管理優勢的市場化金融機構完成政策任務,使政策性金融支農功能強化、范圍擴大和效率提高。

上一頁 1 23下一頁
責任編輯:李習林
標簽: 農地   啟示   制度   經驗   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