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互聯網、大數據等技術成為智能制造發展的動力引擎,智能制造裝備也將呈現模塊化、開源化和個性化的發展趨勢。目前雖然我國智能制造取得了突出的進展,但仍然存在關鍵零部件受制于人、高端市場面臨外資圍困、對軟件系統重視不足等諸多發展瓶頸。本文分析了全球智能制造技術的發展趨勢以及發達國家的政策動向,通過借鑒各國先進經驗,提出我國發展智能制造要把基礎系統軟件的開發和標準的制定納入到頂層設計中,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和自主品牌建設,大力培養技能工人和高端技術人才,完善落實相關配套政策,大力鼓勵技術創新,重塑我國制造業競爭優勢。
【關鍵詞】智能制造 制造業 再工業化 工業互聯網 工業4.0
【中圖分類號】TP27 【文獻標識碼】A
呂鐵,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研究員。研究方向為制造業結構的調整方向、比較優勢與制造業發展戰略選擇。主要著作有《制造業結構變化對生產率增長的影響研究》《新型工業化道路的結構變動特征》《我國工業技術創新的基本特征及推進思路》等。韓娜,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研究員。
當前,新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在興起,全球工業技術體系、發展模式和競爭格局迎來重大變革。發達國家紛紛出臺以先進制造業為核心的“再工業化”國家戰略:美國大力推動以“工業互聯網”和“新一代機器人”為特征的智能制造戰略布局;德國“工業4.0”計劃的提出旨在通過智能制造提振制造業競爭力;歐盟在“2020增長戰略”中提出重點發展以智能制造技術為核心的先進制造;日本、韓國等制造強國也提出相應的發展智能制造的戰略措施,可見,智能制造已經成為發達國家制造業發展的重要方向,成為各國發展先進制造業的制高點。我國在2015年推出的“中國制造2025”戰略中也強調了智能制造的重要性。在當前以中高速、優結構、新動力、多挑戰為主要特征的新常態下,發展智能制造不僅是我國產業轉型升級的突破口,也是重塑制造業競爭優勢的新引擎,被理論與實踐各界普遍認為代表了制造業的未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