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激情在线-天堂中文在线最新版地址-茄子视频破解永久ios-噜噜色图|www.bjxyzx.com

網站首頁 | 網站地圖

大國新村
首頁 > 原創精品 > 成果首發 > 正文

智能制造:全球趨勢與中國戰略(7)

發達地區率先推動智能制造發展。經過改革開放以來三十余年的高速發展,東部發達地區制造業要素供給發生巨大變化,勞動力、土地、資源、能源約束都相繼出現,已經進入必須依靠技術進步和產業變革實現發展的新階段,對發展具有要素集約效應的智能制造有迫切的要求。在這種情況下,發達地區地方政府在全國率先制定相關發展計劃,促進智能制造發展。例如,浙江省2012年開始部署“全面推進機器換人”,提出五年實施5000億元機器換人項目。廣東東莞自2014年起每年支出2億元財政資金扶持企業“機器換人”,目前大量的機器人已運用到生產線中。在國家和地方政策的扶持下,機器人制造商不斷涌現,江蘇、上海、廣東、河南洛陽等省市紛紛成立了工業機器人產業技術創新聯盟。2013年3月,中國機器人產業創新聯盟在北京成立,標志著我國機器人等智能制造產業躍升到一個新的發展階段。

國內領軍制造企業加快布局智能制造。2012年,海爾開始謀劃建設數字化互聯網工廠,探索智能制造的模式創新。目前,海爾已建成兩大支撐平臺——眾創匯用戶交互定制平臺和海達源模塊商資源平臺,四大互聯工廠——沈陽冰箱、鄭州空調、佛山洗衣機和青島熱水器,開啟定制化大規模生產模式,很好地契合了工業4.0的智能制造之路。用戶通過多種終端登陸交互平臺,實時跟蹤由定制內容、定制下單、訂單下線到訂單配送等10個關節性節點構成的生產全過程。從此,用戶不再是產品的被動接受者,而是產品的設計創造者。在生產制造的另一端,零部件供應商紛紛升級為模塊商,直接對接用戶需求,與用戶共同參與產品設計,提升產品增值空間。海爾互聯工廠顛覆了傳統家電業的制造模式,在全球范圍內實現行業引領。在汽車生產領域,奇瑞專門成立了機器人公司,并于2012年宣布將自己研發的200臺機器人投入應用,將在3年內打造初具規模的工業機器人產業化基地。在通訊設備領域,中興、華為都開啟了智能制造,中興位于西安的智能手機生產基地建設了25條全自動生產線,在多數環節實現全自動化生產。

我國智能制造發展面臨的主要瓶頸。我國工業化起步晚,技術積累相對落后,先進技術的產業化能力也與發達國家存在顯著差距,致使國產智能制造產品和系統的發展同時面臨技術和市場的瓶頸。

關鍵零部件受制于人,導致國產智能制造裝備價格倒掛,缺乏競爭力。以智能制造最核心的裝備——工業機器人為例,目前我國精密減速機、控制器、伺服系統以及高性能驅動器等機器人核心零部件大部分依賴進口,而這些零部件占到整體生產成本70%以上。其中,精密減速器75%的份額被日本壟斷,國內高價購買占到生產成本的45%,而在日本僅為25%,我國采購核心零部件的成本就已經高于國外同款機器人的整體售價,在高端機器人市場上根本無法與國外品牌競爭。絕大多數國內機械零部件企業都只能生產低端產品,不能夠滿足高端智能裝備產業發展的要求,而這些產業的升級遠比組裝裝配環節的制造業要困難得多,需要的時間也更漫長。短期內,我國智能制造裝備產業的發展仍然需要采購國外零部件,但必須降低進口部件采購成本,實現采購渠道的穩定和多元化。

上一頁 1 23456789下一頁
[責任編輯:楊昀赟]
標簽: 中國   趨勢   戰略   智能   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