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激情在线-天堂中文在线最新版地址-茄子视频破解永久ios-噜噜色图|www.bjxyzx.com

網站首頁 | 網站地圖

人民論壇網·國家治理網> 人民智庫> 正文

兩化融合如何在中國制造業落地(2)

如何讓“工業4.0”在中國制造業企業落地

中國制造業企業在實現“工業4.0”過程中,可以引入工業工程(即日本豐田生產方式)的概念,通過德、日兩種生產理念結合應用,逐步實現少人化、工業自動化,最終實現“工業4.0”。

成立“工業4.0”組織。制造業企業要建立組織,統籌多學科共同推進“工業4.0”,“工業4.0”組織至少應由工業工程、機器人、信息化和工業自動化四方面的人才組成。

合理地建立“工業4.0”發展目標。中國制造業企業要實現“工業4.0”,結合技術成熟程度、企業生命周期等因素,可分階段進行。到2025年,爭取實現半自動化和“工業4.0”基礎技術完善;2025-2035年,爭取完成“工業4.0”高端技術布局,實現工廠生產的自動化。技術方面,“工業4.0”的技術可以區分為基礎技術和高等技術兩種。基礎技術包括PLC、無線網絡、傳感器、射頻技術、機器人等。高端技術包括CPS軟件、大數據處理、云計算、影像識別、3D打印、物聯網、人工智能等。

確定企業級工業4.0路線。企業級工業4.0路線,應該是在工業工程基礎上,逐漸實現標準化、少人化、效率提升,并加大投入改造現有生產線,逐步實現生產的自動化和智能化。

借工業工程助力。工業工程,也可以稱為豐田生產方式(TPS),它是一種不斷優化、不斷提升效率、減少浪費的生產方式,在這種生產方式下,豐田保持數十年的盈利。豐田生產方式中,包括看板管理,流水線生產,零庫存(JIT)等等,都是我國許多制造企業了解但未全面落實的或未真正落實到位的。中國制造業企業,借助工業工程,可以在人口紅利結束期、“工業4.0”技術未成熟期、企業規模成長期,優化生產方式,提升效率,逐步實現生產的少人和自動,為“工業4.0”的實現做好充分的轉型準備。

實現“工業4.0”需要注意的方面

前期投入巨大,科學平衡投入與產出。要想實現“工業4.0”,前期的投入是巨大的,要充分做好投入與產出的合理規劃。例如,中國一汽的一個全自動噴漆車間的投入,是得用十億為單位衡量的。一只功能復雜的機器手臂,是得用百萬為單位衡量的。

機器人是搶占“工業4.0”先機的決定性因素。機器人是實現“工業4.0”的重要環節,沒有機器人,就不存在真正的“工業4.0”,對于機器人的投入要慎重,適合企業的機器人就是最好的,因為現在機器人的質量、功能等良莠不齊,機器人行業也未出現革命性的進步。

信息化建設要與生產加工密切結合。信息化建設,要搭建一個高效傳輸、高效計算的網絡系統,最核心的是信息化要與生產加工密切結合,生產各個環節的數據要與信息系統無縫連接。

人才的轉變和培養要與“工業4.0”的推進步調一致。實現“工業4.0”,業界普遍認為還需要20年的時間,在這個過程中,就需要人才培養、人才儲備的轉變。現在的企業可能更多地需要流水線的操作工,未來的企業可能更多地需要維護機器人的高級工人。

“工業4.0”要由概念走向實際。很多企業都意識到“工業4.0”能夠徹底顛覆現有的生產方式,然而由于自身經營現狀,或者是戰略發展的限制,“工業4.0”只是停留在概念,一部分企業不肯行動,保持現狀;一部分企業盲目冒進,大力投資,雖然在單個或多個環節提升了效率,但是,這種效率提升被整個系統(或生產流)其他環節的低下效率淹沒。

“工業4.0”的時代大潮,是擺在中國制造業企業,乃至整個國家面前的一次大好機遇。日前《中國制造2025》的發布,意味著國家層面也提供了有力的指引和政策幫助。作為制造業企業,要充分抓住機會,正確認識困難,穩扎穩打,厚積薄發;同時,引進國外先進的生產理念,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打造具有中國特色的“工業4.0”,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貢獻力量。

(本文作者分別為大連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沈陽遠大企業集團企管部部長)

 

上一頁 1 2下一頁
責任編輯:李習林
標簽: 中國   落地   制造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