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激情在线-天堂中文在线最新版地址-茄子视频破解永久ios-噜噜色图|www.bjxyzx.com

網站首頁 | 網站地圖

大國新村
首頁 > 經濟金融 > 要聞 > 正文

李克強向法國船運公司推銷中國制造:性價比高

在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的見證下,中核集團與中廣核當地時間30日在巴黎與法國兩大核電公司簽約。作為繼高鐵后的又一張新名片,中國核電正告別“借船出海”、“拼船出海”,全力走向“造船出海”。

當天,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與法國總理瓦爾斯會談后共同會見記者時表示,世界經濟復蘇依然乏力,通過發展實體經濟擴大市場需求,是應對經濟下行壓力的良方。當前廣大發展中國家迫切需要加強基礎設施建設。中國擁有大量中端產品、生產線和裝備產能,性價比高,適應發展中國家需求。發達國家則擁有高端的技術和裝備。

李克強表示,推動國際產能合作,把中方和發達國家的優勢結合起來,生產關鍵技術設備,能以較低價格和較高質量滿足廣大發展中國家需求,帶動中國產業升級和發達國家擴大出口。

當日,中核集團、中廣核集團作為中方代表,與法國電力公司(EDF)及阿海琺集團(AREVA)就開發高功率反應堆、在全球市場建立百萬千瓦級反應堆、后處理/再循環工廠項目等方面簽署協議。

其實,中國與法國在核電方面的合作可以追溯到上世紀70年代。

“1979年下半年,鄧小平接見法國外貿部長的時候提出來要購買兩臺機組。當時的外匯儲備只有1.87億美元,全年的進出口總額267億美元,其中出口100多億美元,核電站預算要40億美元,所以真是舉國家之力而為之。”廣東核電合營有限公司總經理楊兆對中新社記者回憶起大亞灣核電站的由來。

當時中國核電發展屬于工程起步階段,大亞灣核電站被稱為“交鑰匙”工程,而工程從法國請來的“老師”,正是本次簽約的阿海琺集團的前身。

“11年后再簽約,意義已經完全不同。”中核集團科技委常委、研究員張祿慶接受中新社記者采訪時表示,無論是從安全性還是經濟性來講,中國的核電技術已經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

中國核能行業協會理事長、國家原子能機構前主任張華祝透露,目前中國大陸投入商業運行的核電機組達23臺,總裝機容量為2138.6萬千瓦。至2014年底,核電總裝機容量2030.6萬千瓦,占全國電力總裝機容量的1.49%;累計發電量1305.8億千瓦時,占全國總發電量的2.39%,比2013年增加了18.89%。

此外,2014年8月22日,由中核集團、中廣核聯合研發的“華龍一號”總體技術方案通過國家能源局和國家核安全局聯合組織的專家評審。至此,中國成為美國、俄羅斯、法國等之后第四個掌握第三代核電技術的國家。2015年2月,中阿政府簽訂了在阿根廷建設壓水堆核電站的協議,中國自主三代核電“華龍一號”正式出口海外。

在高層的“代言”下,中國的核電技術更是在海外聲名鵲起。

就本次簽署的協議而言,張祿慶認為,上述合作旨在加強核電企業的“內功”修煉,為更好出海做準備。

張祿慶說,當前中國在建設高功率反應堆以及后處理、再循環等業務上缺乏經驗,需要向法國借鑒。特別是在后處理方面這項技術上,亟需通過“引進”進一步求精。

“中國核電‘走出去’的黃金時期應該是未來五到十年。”張祿慶透露,中核集團正力圖自主研發高功率的“華龍二號”,屆時,羽翼豐滿的中國核電將正式揚帆出海。

[責任編輯:王卓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