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我國服務貿易競爭新優勢的思考與建議
培育我國服務貿易競爭新優勢,必須立足當前我國生產要素比較優勢動態變遷,在開放型經濟大格局下不斷拓展服務貿易競爭優勢來源渠道,推進服務貿易發展模式與促進政策的創新與完善。
服務貿易發展的重點領域應與比較優勢與競爭優勢的總體格局相適應。當前,我國部分高級生產要素優勢正在局部形成,新型生產要素正在加速積累。如勞動力優勢正逐步向勞動力資源、人力資本優勢轉化,資本優勢正逐步傳導到技術、品牌、質量、服務、知識產權、標準等高級生產要素優勢的積累中。因此,我國在確定服務貿易發展重點領域時,應充分考慮我國的比較優勢現狀。
一是大力發展人力資源、人力資本密集型服務貿易。這類服務貿易主要包括建筑服務、信息和計算機服務、咨詢服務、商務服務,以及離岸服務外包等。中國應充分利用高素質勞動力資源豐富及成本相對較低的優勢,大力發展此類服務,在相關領域培育一批在世界知名的服務產品和服務型跨國公司,如高鐵、橋梁、電站等建筑服務品牌,以及軟件外包、信息技術服務、呼叫中心等服務產品。
二是推動將開放型經濟大國優勢轉化為服務貿易競爭優勢。如利用貨物貿易優勢,逐步發展運輸服務和保險服務;大力發展海洋運輸服務,包括轉口服務貿易;利用“一帶一路”建設機遇,培育我國歐亞鐵路運輸服務優勢。
三是積極發展跨界服務,利用中國優勢服務彌補中國服務短板。如充分利用我國中醫藥優勢,積極發展健康旅游服務產業,吸收國際游客消費中國的中醫藥、保健和養生服務,帶動我國入境游市場。
充分發揮雙向投資大國優勢,積極培育服務業國際投資新優勢。服務業國際投資是服務貿易四種提供模式之一。雖然我國雙向投資規模均超千億美元,其中服務業雙向投資均超過制造業,但服務業投資質量有待提升,服務業雙向投資優勢還不夠突出。應充分發揮我國雙向投資大國優勢,培育服務業國際投資和服務貿易新優勢。
一是充分發揮外資企業在發展服務貿易中的地位和作用,增強我國服務產業的外向化程度。要加大服務產業招商引資力度,把外資企業逐步打造成為提升我國服務業競爭力、增強我國服務業出口能力的一支重要力量。重點引進一批面向國際市場的外資項目,積極鼓勵外資企業發展服務出口業務。
二是積極推動服務業“走出去”,不斷增強我國服務業開拓國際市場的能力。一方面,“中國服務”可以支撐我國能源資源、制造業“走出去”,另一方面,也可帶動國內服務更加貼近國際市場。2013年,雖然我國對外投資中近70%都是服務業投資,但很多投在香港地區,而且集中在商貿批發、商務服務等領域。服務業海外投資的質量和效益不高。中國制造業、礦產資源等領域的海外投資需要大量的“中國服務”跟進,除了與投資直接有關的投資咨詢調查、會計律師、金融、保險、物流等服務外,還有生活性服務,都需要中國本土服務企業跟隨“走出去”。同時,隨著制造業服務化的深化發展,“中國服務”升級“中國制造”已成必然趨勢。必須培育我國參與國際競爭與合作的貨物貿易和服務貿易雙重優勢。無論是美國,還是德國、日本,其高水平的制造業都有高水平的高度國際化的服務業支撐,制造業的國際化必然伴隨著服務業的國際化。
深入拓展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服務貿易合作,逐步形成我國服務貿易多元化國際市場新優勢。目前,我國服務貿易國際市場主要集中在香港、美國、歐盟、日本等經濟體,與周邊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服務貿易占比較小。今后,要在“一帶一路”國家戰略引導下,加強與沿線國家服務產業合作,推進服務貿易國際市場的多元化布局。
![](http://img.rmlt.com.cn/templates/rmlt2013/img/rmlt_logo.jpg)